浅议通乡油路路面基层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几点看法一、前言通乡油路由于受资金限制在设计之初,对道路的承载力的要求不是十分的高,难以满足超重车辆的通行,在低等级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相关人员提高了对路基、路面面层工程施工控制的意识,仍然存在对某些分项工程重视不够的现象,我认为要保证路面基层的质量,前提是必须要在保证路基强度的前提下进行,如果路基没有强度,那么不管你如何控制好路面各层的质量,都无法保证路面工程不产生病害,所以着重控制好路基弯沉的检测工作,是控制好路面基层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一,现阶段通乡油路的路基强度是以弯沉(贝克曼梁法)为检测手段,按公路工程评定标准做到每公里至少80~100个点的检验频率,做到对基础环节质量控制的不遗漏,从底子上提高强度,从而降低路面病害产生的几率;按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基层的类型也比较多,我仅对通乡油路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质量控制进行个人观点说明,以便大家探讨。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具体施工方法(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图纸复核在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图纸的复核工作,清楚设计图中的对水泥稳定砂砾层的各项要求,如水稳层的强度(7d)要求;拟用水泥的类型、等级;砂砾料质量是否合格;砂砾料的料源地是否与实际一致;水稳层的宽度是否满足栽路缘石的要求等。当砂砾料的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肯定会影响水稳层的质量,这也就对谈砂砾料的控制毫无意义,但如果仅仅是存在砂砾料的级配不合格得问题,可向业主建议进行变更参配其他集料,从而达到使用性的要求;而水稳层的设计宽度不能满足栽路缘石的要求时,难免会对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事后极难进行修补,亦会增大资金的投入,而当料源地与设计不符,比设计的运输距离大的较多时,肯定会增加施工成本,有可能出现倒贴资金的现象,甚至贴钱施工时,极有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做好施工前图纸复核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2、技术准备最主要的技术准备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原材料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组成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正式摊铺前铺筑试验路段。其第一、二阶段在施工准备期开始进行,第三阶段在正式摊铺前进行。①、原材料准备阶段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提前、及时做好水泥稳定砂砾中原材料的检测和配合比的设计工作,原材料中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下表范围内。用做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37.590~1002.3620~7026.566~1001.1814~571954~1000.68~479.539~1000.0750~304.7528~84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5%,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过期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②、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组成设计阶段I、原材料的试验按照实际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配合比的实验,必须做到送样与拟使用材料一致,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进行下列试验:(1)颗粒分析;(2)液限和塑性指数;(3)相对密度;(4)击实试验;(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6)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7)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宜改善其级配;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杜绝进场,简单来说当取的砂砾料处于山坡处沉积形成,在砂砾料周围多年有茂盛的植被生长的情况下或砂砾料源上游附近有化工长之类排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