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汇报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汇报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汇报一、教科书循环使用课题研究的起因与价值1、起因:第一个原因,经常有学生在到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专用教室上课时忘记带教科书,影响上课质量。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提高课堂效益。第二个原因,现在我们学生的书包太重,造成的原因有书本多、书本大等,而我们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完美体形的重要阶段。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又一朴素愿望。第三个原因,我们农村中小学还存在一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一、二百元的书本费,对于他们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假如能让这些家庭将这些钱省下来,用于孩子的营养费,对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意义重大。2、价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俭习惯等主要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改变有利于教师从教教材的理念向用教材教的理念转变,促进教师创新;有利于教师静下心来钻研业务,促进45分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从教材使用者向教材的编写者转变,促进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利于各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素质。二、我们的做法与效果1、做法:◇音乐学科(一个老师教整个年级)方式一、各年级音乐教科书只订购本年级学生数的25%,为1.5个班左右教科书由任课教师保管在专用教室内,学生上课时,教师给学生发放教科书,上课结束,学生将教科书交回老师保管。方式二、同桌两位同学共用一本教科书,另一本留下给下一级学生使用。第1页共7页方式三、教科书编号,多人使用,每隔两周教师补书或学生轮流补书,提高了书本的质量,延长了书本的使用寿命。◇美术学科(对1个老师教整个年级)方式一、各年级美术教科书只订购本年级学生数的25%,为1.5个班左右教科书由任课教师保管在专用教室内,学生上课时,教师给学生发放教科书,上课结束,学生将教科书交回老师保管。方式二、新教科书在学期第一节课时,发给学生浏览,教师介绍。平常上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或教师自己大图展示,学生不再使用教科书。◇信息学科(对1个老师教整个年级)各年级信息教科书只订购本年级学生数的25%,教科书由任课教师保管在专用教室内,学生上课时,教师给学生发放教科书,上课结束,学生将教科书交回老师保管。◇体育学科小学段、初中段的体育教科书各定100册,存放在学校体育器材室,以图书出借的方式管理教材。当学生上理论课时,课任教师到器材室借取教材,发放给学生使用,上课结束,学生将教科书交回教师,归还器材室保管。◇思品课不同班级由不同老师教,学生人手一册◇科学课小学三年级,保管在实验室2、效果◇按200克/本教科书计算,各年级学生人均减少了至少34本教科书600克800克的重量,实现了课题研究最朴素愿望。◇美术教科书、体育教科书、信息技术教科书的教材循环使用率好,教科书完好程度好。音乐学科找到了一条很好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路子,意义重大。◇报道(日报、晚报、中国教师报)◇形成一些策略◇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三、我们的经验与体会1、遇到的困难◇家长观念的障碍。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除特困家庭外,多数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使用新的课本。这样,就会造成同一班级课本版本不一样,教学配套教辅材料也不一致。别人在教科书上作过笔记,影响使用;学习应有一种心境,使用新的、整洁的课本,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愉悦;对使用过第2页共7页的教科书会缺少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希望留下教材作为学习的纪念,或留给弟弟妹妹用;用旧书丢脸面,“咱再穷,也不能让孩子用旧书”;自己留着复习及日后查阅资料;反复使用的教科书难以保证干净卫生,有可能传染疾病;数学书上有很多习题,别人做过影响使用;英语书要经常拿回家复习,而且把书本带回家,也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的东西,对家庭教育也有帮助;课后没有书,要用时要想办法去借,借不到还要去复印,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现行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限制。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过程,有统一的课本、统一的教学进度,并进行统一命题考试。应试教育使大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把教科书视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