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市场战略决择摘要本文共3章:第一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包括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界定、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第二章“中小企业市场战略选择原则”;第三章“中小企业市场战略选择方案”,包括:资源利用战略、专业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抽资变卖战略等.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战略我国目前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同时创造了75%的就业机会和60%的出口创汇额。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巨大贡献促使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对它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战略研究。企业的市场战略,是指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及其总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与这个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企业未来产品、市场和营销策略的整体方案。也就是说,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然后确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引领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向前发展.一.我国中小企业概况1.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界定中小企业是相对大企业而言的,中小企业取决于对“中小”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果。从理论的角度看,企业的大小应表示企业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的大小,其实质是企业内部竞争力量强弱的外在表现。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看,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应服务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目标,多数国家为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仍以从业人员数和资本额等规模来界定中小企业。(表1美、日、欧盟和台湾省现行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国家或地区现行界定标准美国雇工人数不超过500人日本制造业等: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本额3亿元以下批发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额1亿元以下零售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资本额5000万日元以下服务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额5000万日元以下欧盟雇员250人以下并且年产值不超过4000万元,或资产年度总额不超过2700万,并且不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持有25%以上的股权。台湾省制造业等: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资本额8000万新台币以下矿业与土石开采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资本额8000万新台币以下。服务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资本额一亿新台币以下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我国《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该标准以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为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的特点,使用于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工业:职工200人以下,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建筑业:职工3000人以下,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批发或零售业:职工500人以下,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15000万元以下本文研究的对象,使侧重理论概念的中小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在所处的地区与行业里,当其竞争力弱于别的企业的时候,就应遵循本文提出的战略原则,选择本文研究的的经营战略方案。2.中小企业的优势、劣势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1.产品转换和资金转移的灵活性所体现的市场运作的成本优势。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能够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它们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完成产品转型。而大型企业“船大掉头难”,完成产品转型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2.委托层次简单化和信息对称性所体现的管理效率优势。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组织机构简单,便于经营者与一般从业人员之间、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之间保持密切而频繁的接触和交流,从而迅速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大型企业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虽然有利于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层层审批,多方协调往往贻误时机,降低效率。3.企业家精神所体现的创新优势。中小企业前有大企业的排挤,后有更小企业的追赶,时刻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忧患意识迫使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时刻关注着行业趋势和创新机会,并在适当时机大胆变革,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把企业家精神发挥到极至。而在一些大企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