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沙岗学校王晓丹2012.4.12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工具,为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信息技术的引入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都发生着影响。初中物理是初中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初中物理内容较多、又较抽象,学时又相对较少,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会对物理知识感到困惑,使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就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针对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我们把信息技术引进到物理教学中去,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不断地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之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就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情境物理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一般的步骤是: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和结论、评估与交流。信息技术课件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进行“人眼看不见的光”这一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用红外夜视仪拍摄下来的夜晚的景物的视频,让学生去观察视频中在夜视仪下物体的不同部位的颜色一样不一样,思考为什么人眼看看不见的夜视仪能够看见,它是怎么看到的?从而使学生带着急于想探索原因的心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再如:“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时,用动画演示,不但生动有趣,而且使学生留下直观的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及其教育功能达到了最佳状态。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方式较单一,这种模式下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浓。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播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用动画模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展示出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增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感,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克服了传统教学抽象枯燥的弊端,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更为容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讲到小孔成像这个内容时,如果仅仅用文字叙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而采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小孔成像的过程,便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又如,在“凸透镜成像”这节课中,我们用Flash做成课件凸透镜成像时的情况实验,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出当蜡烛沿主光轴移动时成像的变化的过程,学生对这个动画很感兴趣,对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在实验前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探究实验结束后再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探究过程和通过动画去总结出物距变化时成像的变化,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积极性。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得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仿真实验来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并对物理规律进行探究,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用多媒体仿真实验来模拟物理实验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物理变化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细节,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