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石壕吏》课件VIP免费

《石壕吏》课件_第1页
1/16
《石壕吏》课件_第2页
2/16
《石壕吏》课件_第3页
3/16
杜甫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自学指导一试读诗歌要求:小声地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需要注意读音和字形的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三男邺城戍死者长已矣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急应河阳役如闻泣幽咽mùlìyúyèshùyǐwéishuāiyìngyōuyè注意加点字词的读音初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再读诗歌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夜”点名特定的时间)自学指导二细读诗歌,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越过多么防守苟且活着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跑最近解释加点字词惟有乳下孙: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只请让我应征断绝,消失低微断续的哭声还能够解释加点字词介绍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自学指导三品读诗歌要求:默读诗歌,圈出富含感情的句子或词语,并简要写出你的感受。思考:1、请谈一谈:故事表现的主题是什么?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回读诗歌。带着这种理解,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课文。背读诗歌结束语:《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大家课后可以在再读读其他的几首,注意体会这一组诗的丰富内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石壕吏》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