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五一劳模医生事迹材料在心内科,每一分钟都是一场博弈。“珍惜生命,一息尚存,永不放弃”。xxxx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20XX总是这么对科室里年轻的同事说,入住心内科的病人大都病情危笃,变化瞬间,只要病人还有一丝希望,都要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一丝不苟,精心救治,不仅是为医院赢得声誉,更是为病人赢得生命。每天书写救死扶伤的故事30年前,满怀对医学事业的无比热爱和痴迷,20XX选择了医师作为终身职业。30年来,他始终在临床一线,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心内科医师,既艰苦又快乐。20XX面对的,不仅是争分夺秒,挑战死神,更是创造奇迹,为无数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生的使命。如果把他的职业生涯编纂成一本书,每一页书写着的都是救死扶伤的故事。20XX7年12月的一天傍晚,80岁的孤寡老人黄某突然心跳呼吸停止,20XX带领医务人员经过几个小时紧张抢救,黄某最终脱离了危险。除了倾心治疗,20XX还第一时间为这位老人垫付了1000元保姆费。对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生命。为此,20XX在医院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经常半夜去医院急诊手术,一干便是一个通宵。大量的医疗任务背后,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疲劳。从医30年来,20XX诊治7万多病人,完成心脏介入手术3000多例。在病房,他坚持每天两次查房,不安顿好每个病人不回家,每天几乎都是最后一个下班;在手术室,他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一个姿势需要保持几个小时。。病人和家属都常常感叹:“王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特别敬业。”而对20XX来说,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已经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医生,我无法拒绝病人,那是我的责任。”创新技术给患者带来新生多年的历练之下,20XX已从一名普通的内科医师成长为一名技术娴熟、业务精通的心内科主任医师,但他始终不忘职责,第1页共8页平时注重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积极了解心血管疾病国内外新进展、新技术、新知识,并能熟练地进行心血管疾病各项操作技术。近年来,他还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安置、高血压诊治等技术,使心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达到领先水平。由于心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项目要在射线下操作,20XX在射线下操作的时间记录最长一次达12小时。而射线对人体伤害很大。他体内的白细胞数目一直低于标准值。但20XX只是一笑而过,他说,看着患者对生命的渴望,面对家属充满期待的目光,无论多么简单的介入手术,都一定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不辜负生命,不辜负家属,不辜负己任。有时一天连续做了10多台介入手术,20XX已经很累了,下台后,他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到病房查看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后才放心回家。许多冠心病患者顾虑多多,辗转各大医院,最后还是请他诊治。来自苍南霞关的一位老太太说:“我是慕名前来的,听说王主任看病特别认真仔细,让他看了我才放心。”“救死扶伤,照顾病患,这是我们的职责。”20XX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医生、老师、党员的他很庆幸自己选择的职业,让他这三位一体的社会一员的人生充满了意义和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康复的显著促进,对患者费用的必要节约,对治疗时间的明显节省,都是我人生下一站最想看见的风景。篇二:医院先进个人劳动模范汇报材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XX县区汗德尕特乡,有谁听过这个远在市境东部32公里处的乡镇,又有谁去到过这个人们口中的“喇嘛昭”乡。直到20XX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才来到了这个让人会有一种有着说不清道不明情绪的乡,初到这里时我不由的感叹原来在这绵延不绝的戈壁和大山里还有这么一个乡,也是在这里我才有机会和那位人人都尊重的长者成为了同事。也让我有机会以一位晚辈,一位同事,一位敬重者的身份去了解他,去写他。他,努尔木哈买提〃热依斯汗,男,哈萨克族,生于1954第2页共8页年12月,中共共产党员。努尔木哈买提同志1970年7月因品学兼优被培养任于XX县区汗德尕特乡牧业队赤脚医生,于1974年9月选送XX市卫生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习,1976年11月优秀成绩毕业后,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养育了他的他汗德尕特乡。1970年到20XX年,44年,他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