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所得税会计案例分析VIP免费

所得税会计案例分析_第1页
1/31
所得税会计案例分析_第2页
2/31
所得税会计案例分析_第3页
3/31
所得税会计案例分析税法: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条例》第56条)投资性房地产1、计量模式的转变问题【例1】20x7年,甲企业将一栋写字楼对外出租,采用成本计量模式,20x8年2月1日,假设甲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条件,该写字楼原价为5200万元,已提折旧350万元,账面价值4850万元,公允价值为5450万元。假定甲企业前后期所得税税率均为25%、前期会计处理与税法一致。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52000000——公允价值变动2500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3500000贷:投资性房地产5200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0000借:所得税费用1500000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000【(5450-4850)×25%=150】2、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问题(1)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例2】20x9年1月1日,甲企业因租赁期满,将出租的办公楼收回,用于本企业自用。20x9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该办公楼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原账面价值为2800万元,其中成本为2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增值3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已出租4年。按税法规定,房屋、建筑物采用最低年限20年、直线法计算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4%。假定企业前后期所得税税率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300000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5000000——公允价值变动300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00税法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不提折旧,其计税基础的确定比照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500-2500x(l-4%)÷20x4=202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80万元: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2800万元,计税基础202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80万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对应新增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会计处理为:借:所得税费用500000【200×25%=5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00(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例3】20x9年6月10日,乙企业将自用办公楼用于出租,该办公楼原价8000万元,已提折旧3000万元,公允价值4500万元,乙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假定前期会计折旧与税法规定的折旧一致,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5000000累计折旧3000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000(损失计入短期损益)贷:固定资产80000000由于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即账面价值4500万元,计税基础为5000万元,两者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应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50000【500×25%=125】贷:所得税费用1250000【例4】20x9年10月15日,甲企业将自用办公楼出租,该办公楼原价6000万元,已提折旧2000万元,公允价值4100万元。假定会计折旧与税法规定的折旧一致,月折旧额为25万元。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转换日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1000000累计折旧20000000贷:固定资产60000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0000(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由于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转换后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410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0万元(6000-2000),由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对应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资本公积250000【100×25%=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00(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问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波动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例5】承【例4】,20x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900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000000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变为5000万元,计税基础=4000-2×25=3950(万元)(上例账面价值为4100万元,计税基础4000万元)。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50万元(1050-100),新增递延所得税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所得税会计案例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