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铁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运输工具,我国铁路的运力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铁路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使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lO万km,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主要通道的客车速度达到200km/小时。这种短期内大幅扩张铁路里程的方法无疑将缓解铁路的运力瓶颈,但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障。目前,我国铁路发展建设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窘境,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后,未来十几年铁路建设需要投入资金将达2万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花费1000亿元人民币要用于扩展其铁路基础设施,依靠现有融资方式是无法满足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的。为此,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正在努力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拓宽原有的融资渠道在充分运用好铁路建设基金和既有融资渠道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参股铁路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以满足大规模铁路建设所需要的资金。1.铁路运输企业的行业特点1.1铁路行业的网络特性铁路行业具有庞大的网络系统,它所有的服务都必须通过实体网络系统——轨道运输才能实现;同时,这些实体网络又与由交通运输线路与移动设备组成的铁路运输网和由各种运输资讯组成的信息网络共同组成了铁路行业的网络系统。因此,铁路行业属于网络型基础产业。铁路行业的网络特性使它具有自然垄断性、沉没成本高、正外部性等特点。1.2铁路行业的公益性铁路企业巨大的外部效应使铁路具有了公益性的特征。在我国,铁路承担的公益性服务主要是指以国土开发、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满足军事需要、运输抢险救灾物资等非经济性的铁路建设项目和服务但是,除此之外,铁路企业作为物质生产部门,还担负着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客货位移、收取收入、获得利润的功能这就表现为铁路的经营性。长期以来,铁路运营过程中受到追求经济效益和承担政府公益性任务双重目标的制约。在铁路运营过程中,政府将铁路作为一个公益性部门,要求它承担不断增多的公益性新线投产后造成的运营亏损和大量的社会公益性运输任务,实行低运价的措施;另一方面,铁路企业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得税率等同其他商业性企业。很多公益性项目使用的贷款也都要求铁路企业还本付息。2.当前铁路企业融资现状及难点分析2.1铁路运输企业融资现状按照铁道部发展计划司的规划,支撑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七个渠道:一是铁路建设基金;二是国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公益性项目;三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铁道部将积极发展合资铁路,让投资者直接参与经营,调动地方投资积极性;四是市场化融资,包括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五是发行中国铁路债券,目前的铁路债券一年在20亿元左右,购买者基本上是大的金融机构,老百姓基本买不到,今后将争取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六是积极利用外资:七是银行贷款。目前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为两种主要融资方式,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为了更有效的拓宽融资渠道:比如2003年成立三大专业运输公司,将高附加值的集装箱运输,大件、冷藏等特种货物运输,行包运输等,从铁路局分离出来,市场化运作,并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发展客运专线、城际高铁等项目,通过发行项目债券,吸引社会投资者,逐步进行股份化改造,最终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但当前这种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又成为铁路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障碍。2.2铁路运输企业引入社会资本难点分析2.2.1政企不分,计划经济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铁道部是国家政府机关,其主要职能是制定铁路发展长远规划,制定铁路营运的相应政策,为铁路运输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类优质服务。铁道部直接领导指挥各路局的运输生产将会影响和制约各路局自主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路局没有生机和活力,长此下去中国铁路垄断经营的格局将永远无法打破。2.2.2铁路资产数额庞大,投资回收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