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贺兰一小陈丽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海洋生物和鱼类,欣赏美丽的热带鱼,感受鱼的形态美、花纹美、色彩美。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方法,能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绘画表现力。(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操。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二、课前播放《鱼儿水中游》的歌曲。话题导入: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鱼)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3页。在课本第十三页的上边,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鱼儿鱼儿水中戏,千姿百态形各异;五颜六色真美丽,海底世界多奥秘。师:对,海底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水下世界,那么海底里面究竟有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起去海底看看吧!师:在看视频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在欣赏海底景观的同时,要着重仔细观察不同鱼的颜色、花纹和外形。〔播放《海底世界》〕。三、情景创设:1.师生共同观看《海底世界》视频。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海中的生物、不同鱼的形态和颜色。3.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小结:是啊,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和漂亮的花纹,海底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许多生物,它们都是鱼儿的朋友。(这节课我们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海底世界。)四、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课件展示)1.课件演示欣赏各种鱼类图片:(我们先来认识一些鱼类)2、“同学们对鱼都不陌生,谁说说你所观察到的鱼是由那些部分组成(头、身体、尾、鱼鳍)(几乎所有鱼类,不管它什么形状,身体都有这些重要结构,同学们经常忘掉画鱼的鳍,这样鱼就成了残疾,就像我们人少了胳膊和腿一样。)它们的花纹、颜色、形状有什么特征呢?(条纹、曲线、斑点)颜色:色彩斑斓,丰富多彩。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课件图片)过渡:“认识、了解鱼类后,我们一起来学习画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鱼的步骤:(1)画出鱼的外形。(2)描绘细节,添加花纹、背景。(3)涂上颜色。过渡:欣赏了各种漂亮的鱼,大家喜欢这些海底小精灵吗?有几位小同学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它们,他们用画笔描绘出了美丽的海底世界。五、欣赏学生作业:(课件出示)1六、提出作业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还可以通过科幻画的形式来表现去海底旅行、开发海底宝藏、建设海底城市供人们居住等内容。)构图时要注意: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的关系七、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八、展示优秀作业,评价。九、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海底世界的美丽与神奇。可是,孩子们,如今美丽的大海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海底下的生物有上万种,它是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还有数不清的谜需要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相信长大后的你们一定会实现海底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