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课程试题库之-—-《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试题库《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组2015年12月28日一、选择题8.果蔬无氧呼吸的临界氧气浓度()。A.1%~3%B。2%~3%C.2%~2.5%D.3%~5%9.下列不是常用的增稠剂有()。A。明胶和琼脂B。淀粉和果胶C。果胶和酪蛋白D.酪蛋白和海藻10。属于天然色素的是()。A。柠檬黄B。胭脂红C.苋菜红D。核黄素11。酶法去皮利用的是()。A。果胶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12。罐制品的()是选定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素。A。PHB.耐热性C。温度D。时间13。罐制品杀菌工艺的主要条件是确定()。A。温度和时间B.PH和时间C。PH和温度D。温度和PH14.干制品的贮存最适当的温度是()。A。0~1℃B.12~15℃C。0~2℃D.10~15℃16。果脯制品的护色处理常用的方法。()A。熏硫和热烫B.浸硫和热烫C。热烫D。熏硫和浸硫17.果酱加工的重要工艺是()。A。浓缩B.预煮C。过滤D。打浆18。腌制品是以()为主导。A。乳酸发酵B.酒精发酵C.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D.醋酸发酵22.多数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A.0℃B.-5℃C。-10℃D.-12℃26。不属于酶褐变发生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A。底物B。酶C。氧D.PH29。大白菜气调贮运的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是()。A。0℃~5℃B.0℃~1℃C。2℃~5℃D.1℃~3℃33.高酸性食品的pH≤()。A.3.7B.4。5C.5.3D.534。罐头制品以()为宜。A。高度硬水B。中度硬水C。软水D。饮用水35。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类水果罐头,要求产品开罐后糖液浓度为.()(以折光计)A.15~16%B。16~17%C.17~18%D.14~18%36.导致罐头食品败坏的微生物最重要是()。A。细菌B。霉菌C。酵母菌D。病毒37.低酸性食品的pH>().A。3.7B.4.5C.5.3D.538。中酸性食品pH在()。A.4。5~5。3B。3.7~4。5C.〈3。7D。〉5.339。酸性食品pH在().A.<3。7B。3。7~4.5C.4。5~5。3D。〉5。340。()制品在120℃以上3~10s杀菌即超高温灭菌。A.高酸性B。中酸性C。低酸性D。所有46。干燥中容易被排除的是()。A。游离水B.胶体结合水C.化合水D.单分子层水47。干燥中不能被排除的是().A。游离水B.胶体结合水C.化合水D。多分子层水48。若将Aw降至()以下时,能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很少,食品可以贮藏1~2年。A。0.7B.0。75C.0。65D.0。849.干制品的水分活度在()之间.A.0.75-0.8B.0。9-0。85C。0。85—0.8D.0。8~0。953.大部分微生物要求的适宜生长的水分活度值在()以上。A.0。7B.0.6C.0.8D.0。954。果酱类熬制终点的测定若用温度计测定,当溶液温度达()熬制结束。A.100℃B。80℃C。103~105℃D.110℃55.果酱类熬制终点的测定若用折光仪测定,当可溶性固型物达()可出锅.A。70%B.66~69%C.50%D.80%56。蜜制的基本特点在于()。A.一次加糖B。分次加糖C.减压蜜制D。需要加热57.蜜饯类加工的主要工艺是(),它是果蔬原料排水吸糖的过程。A。硫处理B.糖制C。盐腌D.上糖衣58.使腌制品具有光泽、香气和风味的主要原因是。()A。乳酸发酵B。蛋白质分解C。醋酸发酵D.酒精发酵59。乳酸发酵的适宜温度在()范围内,不宜过高.A.70~73℃B。30~35℃C.43℃D。80℃60.制作泡菜、酸菜是利用()。A。乳酸发酵B.醋酸发酵C。蛋白质分解D。酒精发酵三、填空题187.果蔬的气调贮运主要分为和两大类。188.影响冷害的因素、。190.气调贮运的主要三个条件、、。191.目前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有、、、、。192.常用的清洗用水的化学药剂有、、。193.烫漂常用的方法有、。196.糖制品按其加工方法和状态分为、。197.食糖的保藏作用、、。206.果蔬加工的根本任务是.207.食品的败坏分为、、三种类型.208.根据生存的适宜温度,细菌可分为、、。209.一般微生物的生长活动范围在pH之间.210.褐变分为和。211.破坏酶活性的方法有、、及(亚硫酸盐处理)等。212.非酶褐变类型有、、.213.果蔬加工中去皮方法主要有、、和手工去皮。216.根据加工方法和成品状态的不同,一般将糖制品分为和两大类。217.蔬菜的腌制品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和两大类。218.果蔬干制的方法主要有和。219.果蔬在干燥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220.罐藏工艺的主要过程为原料的挑选和清洗、去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