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一、11种常见基本句式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3)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例:你是一个好孩子。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7.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疑问句啦。例:今天下雨了吗?8.“把”字句:含有“把”字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9.“被”字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10.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例:你不是不会做作业。11.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例: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二、5种常见句式变换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为“。”。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为“?”。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一、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张童对我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童告诉我,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二、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如:老班长告诉我们,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改: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3.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4.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例:山民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可以缩写为:话包蕴着哲理。扩句1.要知道扩句的目的是把一个句子修饰得更好。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加进去。3.扩句后变成:“时间、地点、方向+修饰词+名词+修饰词+动词+修饰词+名词”例:老师讲了故事。可以扩写为:课堂上,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有趣故事。“把”字句和“被”字句首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1、名词2和动词。然后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名词1+把+名词2+动词(2)改为被字句:名词2+被+名词1+动词上面这个句子根据模板的变换结果就是: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淹没了。基本句式练习及答案反问句变称述句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4.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5.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6.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答案: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忘返。4.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5.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陈述句变反问句6.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7.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8.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答案:6.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