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农民培训工作经验汇报XX县区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X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根据做好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等有关工作的部署,较好地完成我县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切实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危房改造对象因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疾病等原因,目前仍住在危房、险房中,靠自身无力解决住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优先支持37个脱贫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脱贫村8户危房改造。二、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标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按照“量力而行,逐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XX年上级部门下达危房改造任务888户,其中d级(翻建)危房改造180户,每户补助25000元。c级(维修)危房改造708户,每户补助5000元。上级补助资金总计804万元。另外20XX年验收不合格补助资金9.5万元。变成19户维修任务,每户补助5000元一并下达。(后附:20XX年宽甸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配表)三、建设标准和改造方式(一)建设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要符合基本建设要求,改造后的农房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农房改造后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XX】251号)要求,“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第1页共5页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民族习俗、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制定细化面积标准。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必须达到主要部件合格、结构安全。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农房改造后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后的农房必须具备卫生厕所、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在满足住房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和清洁供暖。各乡镇要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加强引导和规范,积极组织制定农房设计方案,注重为将来扩建预留好接口,防止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农村危房改造解决的是住房安全问题,禁止单纯将补助资金用于房屋粉刷、装饰等与提升住房2安全性无关的用途。(二)改造方式原则上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危房改造方式,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重建房屋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各乡镇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坚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在同等条件下危房较集中的村庄可优先安排改造任务。四、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全面实现“五个基本”,即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通用图集或维修加固方案)、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具有劳务分包以上资质等级的企业施工或培训合格的工匠)、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要严格执行最低建设要求,必须达到主要部件合格、结构安全。地震烈度设防地区的农房改造后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五、审批程序危房改造首先要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危房原址改造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准,异地新建需由县住建局选址审批。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进行,规范补助对象第2页共5页3的审核、审批程序。切实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应按以下程序严格审批:1、农户申请。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民主评议。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建房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以村为单位张榜公布,广泛征求村民意见;3、乡镇政府审核。民主评议结果及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镇政府入户审核;4、审核通过后,报住建局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审批。六、健全农户档案管理和实行月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