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农业农村领导讲话XX县区农业发展优势及典型经验的建议农业现代化实现新突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性改变,为探索出一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我县努力学习和借鉴县辖区内农八师的发展优势及先进经验,坚持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实现“农业现代化,沙湾必先行”。现对我县农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兵地融合发展,合理调配我县地表水资源XX县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总面积13100平方公里,境内共有六条河流,地表水资源总量合计为21.038亿m3,按历史协议与兵团分水后,XX县区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量为4.958亿m3,每年利用量4亿m3。按历史协议,由玛纳斯河、西岸大渠、金沟河、巴音沟河每年分配给我县地表资源量3.351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18亿立方米/年,可开采总量为1.8757亿立方米/年。农八师周边有三座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近4.3亿万立方米,调蓄能力大。我县现有三座平原式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一座小(2)型水库,总库容3450万立方米,无法满足现有农业灌溉的调蓄能力。XX县区属典型内陆干旱区,农业耕地面积大,农业用水占全县用水总量的90%,水资源开发、节约与合理利用对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民生水利工程,增大我县地表水源的调蓄能力,全面实施高效节水面积,节水潜力很大。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为实现节水目标打好基础20XX年我县总耕地面积154万亩,比“十一五“初期增加了38万亩耕地,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的情况下,农业灌溉水量增加了1.43亿立方米。近年来全县先后实施高效节水面积113.0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4%,由于地理环境、水质等原因,用地表水进行灌第1页共4页溉的高效节水面积仅占总高效节水面积的23%。因此,增加地表水进行高效节水面积的各项水利工程势在必行。1、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大力保障农业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县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水利工程,可改变“上游有水引不下来,下游灌区受旱”的情况将不再发生。由于大型骨干蓄调配水利枢纽工程设施不足,山区片控制性水源工程续建配套设施不完善,使每年3~5月份枯水期灌溉水源得不到根本保证。由于地理、气侯等原因,山区片种植结构单一,使原本单一的农作物得不到有效的灌溉,产量随之降低,农牧民生产、生活得不到提高。有效控制和利用上游地表水资源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对我县大中型骨干蓄调配水利枢纽工程的投资,通过逐级配套水利工程的完美,改变目前我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象,提高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2、增加渠道改造工程,增加节水效益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干、支、斗、农四级防渗渠道2434.5公里,由于长年冲刷渠道已老化,四级防渗率达85.75%。增大对各级渠道的新建和改建工程的项目投资,提高渠道防渗率,这样既可提高我县灌溉水利用系数,实现“十二五”末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57提高到0.61,农业灌溉节约的水量可向工业生产输水,增加水资源在工业生产中的产出比重,同时增加我县的招商引资的力度,实现“农业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增收的工业水资源费,可加大我县灌排工程的维修力度,并改善水利职工的生活待遇。三、加强高效节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投资,实施优质高效示范工程,是推动高标准节水技术快速健康发展的关健XX县区农业种植是以每家农户为单元,因控制性水资源权属农八师,近几年我县也实施了土地整合,但推进缓慢,农作物灌溉时间落后于兵团,种植结构、规模、高效等方面仍与农八师有很大的差距。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第2页共4页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高产棉花、辣椒、番茄、蔬菜林果、大力建设设施农业基地,增大高效节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投资,实施优质高效示范工程,是构建具有沙湾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的前提。四、推行水价综合改革,严格资源管理制定,提高农民节水意识1、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用水水价调节杠杆,而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