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总结_病媒生物防治年度工作总结一、草原虫害基本情况和防治情况XX市天然草地害虫发生面积33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25万亩。发生面积乌拉特前旗60万亩,乌拉特中旗120万亩,乌拉特后旗110万亩,登口县40万亩。严重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前旗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和巴彦化镇;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乌拉特后旗潮格文都尔镇和登口县沙金塔海苏木。主要种类: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蝗虫为主要种类,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2只,最大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登口县以戈壁刺鳐为主,平均密度为13头/m2,最大密度为20头/m2。虫卵孵化期,牧区降雨分布不均,导致虫害分布不均。因此,因地制宜,针对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虫龄不规则、高密度发生区面积小、不连续且集中在山地草原的特点,对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进行了人工防治;在登口县以锦鸡儿为主的灌木草地上进行了飞机管制。在苏木镇草原站和病虫害发生区两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部署技术人员25人,投入劳动力1698人,完成背负式喷雾机90台,车辆13辆。防治总面积51.8万亩,其中飞机控制40.1万亩,人工控制11.7万亩。2、采取的主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去年冬今春草原虫卵调查情况,市草原虫害防治指挥部对牧区四旗县的虫害监测时间、监测地点和监测内容进行了统一部署,强调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落实责任,确保草原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2、强化预测预报,落实监测责任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站草发[XX]7号《关于开展春季草原有害生物(蝗虫卵)调查的通知》,市、旗两级草原站应及时开展调查。全市共有38个样地、114个样方,基本信息包括立地日期、面积、数量、行政编码、位置名称、坐标、高程、土壤质地、类型、外貌特征、草地类型、主要植物、指示植物、牲畜承载力、害虫种类等,详细记录了天敌种类等。根据调查结果,XX市天然草地每平方米平均产卵数为0.8枚,卵数为24枚,越冬后活卵率为80.5枚,卵寄生率为0.7枚,卵捕食率为0.5枚。预测:若温湿度条件适宜,发生面积650万亩,平均密度19头/m2,严重危害面积225万亩。根据预测结果,实际监测阶段将从4月10日开始,由专人负责监测和报告;自6月以来,已指派专人执行定期虫害报告和值班制度。一般每三天报告一次,重大灾害立即报告。为防治提供决策依据。热门栏目:XX个人总结3、启动虫害防治应急预案。根据**市病虫害防治区的实际情况,启动了人工、机械、飞机三套防治方案,以飞机防治为主,人工、机械防治为辅,为及时防控做好准备。4、及时开展防治工作。4月18日,登口县上报XX年第一次病虫害报告后,市草原站立即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和自治区草原站。市政府高度重视,带领市农牧局、市草原站相关人员向自治区农牧厅汇报。在自治区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草原站有关人员先后考察了我市虫害情况,提出了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确保我市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6月13日,与鄂尔多斯航空签订飞机虫害防治协议,并于6月27日成功转让飞机。由于持续降雨,飞行防护于7月2日开始,7月8日结束。武前旗、武中旗和武侯旗的人工控制从6月26日开始,到7月31日结束。5、加强灭效调查。防治区内的药效调查由专人负责。通过走访和样方调查,详细调查防治前后昆虫种群密度、药物残留时间和喷洒后3-7天内的中毒情况。经调查,疗效达95%以上。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在XX和XX,牧区四旗县的主要害虫优势种为亚洲刺槐,而今年的优势种为犀牛蝗和戈壁刺鳐,这使得我们对新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我们需要从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内容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全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今年我省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紧紧围绕水稻安全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农民,改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分布和发生为害规律等,通过建立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一年来,在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六、七代稻纵卷叶螟在全省范围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