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医疗调研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为提高农民群众基本保障和健康水平而作出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们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主要采取了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查看资料等形式进行。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区辖4乡17镇284个行政村,全县人口129.34万,其中农村人口115.86万,占全县总人口89.58%,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5人。20**年11月,XX县区被确定为广西新增的第二批十二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2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新农合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取得了“三多一平稳一降低三满意”的成效。1、“三多”。一是农民参合人数逐年增多。20**、20**、20**年,全县参合农民分别是57.43万人、67.37万人、94.55万人,分别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9.89%、58.20%、78.95%,20**年比20**年增加近10万人,20**年比20**年增加27.18万人。二是群众受益增多。20**年,全县住院补偿14595人(次),补偿金额698.88万元,门诊补偿10.81万人次,补偿金额221.3万元;20**年住院补偿28485人(次),补偿金额1997.23万元,门诊补偿15.91万人次,补偿金额419.48万元;20**年1—10月住院补偿36102人(次),补偿金额2190.63万元,门诊补偿11.79万人次,补偿金额318.91万元;20**年人均住院补偿478.84元,20**年人均住院补偿657.52元,20**年1—10月人均住院补偿6**.79元。三是医疗业务收入逐年增多。20**、20**年全县医疗业务收入分别是10169.61万元、12198.76万元。20**年比20**年第1页共8页增长18.41%,20**年比20**年增长18.70%。2、“一平稳”。基金运行平稳,可控合理,20**、20**、20**年1—10月,基金使用率分别为58%、74%、62%。3、“一降低”。人均住院医疗费用降低。20**年、20**年、20**年1—10月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分别为2182.99元、2**9.30元、20**.68元,20**年比20**年下降103.69元,20**年比20**年下降63.62元。4、“三满意”。群众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党和政府满意。在20**年9月2日的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和20**年3月18日XX市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县分别作了新农合工作经验介绍。20**、20**年先后通过了自治区综合检查评估和自治区、县审计部门的审计。实践表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现实途径和重要选择。二、主要做法(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1、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建立新农合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纳入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两年来共召开协调会10次,县政府办公会讨论新农合不少于12次,制订规范文件16份。2、20**年11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卫生局,定编31人、人员在卫生、财政系统中选配,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长兼任。3、全县21个乡镇均成立了合管办,主任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乡镇财政所长、卫生院长兼任副主任。从乡镇财政所抽调财务人员2-3人,按公正、公开、择优原则从各医疗单位选调21名医疗审核人员(属县合管办编制),派驻乡镇合管办组成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使县合管办人员编制数达31人,第2页共8页并由县财政统发工资。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群众满意1、在简化程序方面,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行为的规定》,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职责,廉洁自律制度,监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