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某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检验各级以及机构在矿井发生灾害时的组织、协调、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能否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不受较大损失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我矿决定于2021年2月5日组织火灾应急救援演习一、演习目的(1)检查有关部门及人员是否已经熟悉并履行了各自的职责;(2)全面检查职工的安全意识、自救器的使用和抗险素质,及井下作业人员落实“自保、互保、联保”的实施情况;(3)检验各级指挥人员对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综合处置能力;(4)检查矿山救护队处理紧急事故的救护能力;(5)检查通信联系的可靠性;(6)找出预案需要进一步修正的地方,提高应急预案的启动能力等二、演习原则本次演习不公开时间和地点,除演习指挥部成员外,其余参加演习人员事先均不通知。三、演练时间、地点时间:2021年2月5日地点:主井掘进巷道四、参加演习单位依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功能的设计本次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避险演练选择部分单位和人员参加.五、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类型:事故类型为矿井火灾2、矿井火灾的主要原因根据我矿井下的特点和有关事故的案例分析,引发矿井火灾的主要原因有:(1)采、掘工作面放炮;(2)井下电缆着火;(3)电器设备失爆;(4)物体碰撞产生火花;(5)其它原因3、矿井火灾的分类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⑴、井口建筑物火灾;(2)井筒中的火灾;(3)、井底车场的火灾;(4)井下硐室中的火灾;(5)倾斜巷道中的火灾;(6)平巷、石门和其他水平巷道中的火灾;(7)采场工作面的火灾;(8)独头巷道的火灾。4、危害程度分析矿井发生火灾后,矿工往往被困在井下,在适当地点等待救助抢险救灾过程中,各级领导和救灾指战员,一定要遵照“积极抢险”的原则,争时间、抢速度,为使遇险人员尽早脱险而努力奋战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遇险人员在较长进间内还没有被营救出来时,有人便认为他们不能活着救出,因而决心不大,信心不足并认为遇险者已失去生存条件,在抢救时行动迟缓,甚至失去生命当矿井发生火灾时,可以引起燃烧或爆炸,造成通风系统的紊乱,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危及整个矿井的安全和人员伤亡。六、成立某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指挥部(1)矿井成立火灾演习指挥部,地点设在某矿调度室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通风矿长、救护队队长成员:安监科人员、通风科人员、机电科人员、生产科人员、调度室人员、救护队队员、工人若干个(2)组织机构及职责总指挥矿长负责火灾演习全过程的指挥、指导和各项工作协调等工作;副总指挥姜小强在总指挥的指令下,全面负责火灾演习期间的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协调协助总指挥完成火灾演习工作;各成员配合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协调各项工作,督促和监督有关科室火灾演习期间的方案落实和组织实施等工作;指挥部下设井下现场救援演习领导组,同时设有观察组,救援演习领导组负责现场撤离人员及设警戒;观察组人员负责观察、记录演习期间各队组在接到灾情后,能否有序快速地按照避灾路线撤离、救护以及事故处理情况、各部门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能力七、演习内容1、报警:派专人在井下主井巷道用电话向矿调度室报警2、接警:①调度室员接到报警电话;②启动《某矿井下发生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要记录清楚汇报人的姓名,事故发生的时间,现场情况;③立即通知矿值班领导、救护队、各科室行政正职到调度室待命,记录到达调度室的报到时间;④汇报公司调度,同时准备好和相关必备图纸;⑤接到矿长命令后通知井下受本次灾害威胁人员迅速撤离,并通知温州井巷施工队等单位,同时要求机电科、通风科及人事科协同统计入井人数和升井人数及人员撤离情况。八、演习过程中注意事项1、所有演习的队组和相关人员在接到调度电话后能否在带班领导和“四员两长”的带领下有序地按照避灾路线撤离到地点对受伤人员能否按程序进行现场救护,由现场观察员进行观察、记录。2、救灾人员能否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对自救器、瓦检检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