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大保护,共保国考水质断面稳定达标调研情况汇报抓好大保护,共保国考水质断面稳定达标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国考水质断面达标整治取得的成效我市设有高邮湖“湖心区”、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两个国考断面,其中“三垛西大桥”断面为国家考核XX省南水北调水质的14个断面之一。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责任,将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作为碧水保卫战的主攻方向,围绕影响断面达标的重点问题进行逐项梳理,创新治理思路,排定整治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1、坚持精准施策,达标治理方案系统完善针对高邮湖断面达标,委托省环科院编制了高邮湖断面水体达标方案,方案共涉及沿湖堤防临水侧污染物拦截工程、高邮湖渔港清理建设、渔民搬迁、退渔还湖、入湖河道整治、环湖景观生态林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湖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湖西片区污水管网建设、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沿湖污染企业关闭、农业污染控制、港口和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等14项工程。针对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达标,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均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沿线乡镇专题研究治理方案,市政府下发了《北澄子河沿线环境整治任务分解表》、《关于下达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达标整改工作任务的通知》,市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XX县区提升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实行强制污染减排实施方案》,明确整治措施,落实相关责任,推动常态化整治和应急预警管控。2018年,三垛西大桥断面年均水质为Ⅲ类水,达到考核目标,今年3、4月份已连续达标。今年3月份高邮湖“湖心区”为Ⅲ类水,各项指标达到考核目标。2、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治污工程序时推进结合全省开展的“263”专项行动,我市将“治理高邮湖”第1页共5页作为高邮特色化的一个子行动在全市统筹推动,对规划的14项断面水体达标工程细化分解,明确责任时限,定期督查催办。目前沿湖堤防临水侧污染物拦截工程、环湖景观生态林建设、湖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沿湖污染企业关闭等9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余5项正在实施,计划今年全部完成。3、坚持常态长效,监测监控体系健全严密密布监测点位。围绕国、省考断面水系,增设34个乡镇水环境质量监控断面。同时为监控高邮湖在高邮境内治理情况,在上游设置7个入湖断面、出湖支流设置3个监控断面,建立定期监测、定期通报机制。强化入河(湖)排污口全过程管控。完成高邮湖、北澄子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建档,对涉及的排污口采用公示牌明确管控措施和责任人。对断面沿线两侧1公里、支流河道上溯5公里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和北澄子河沿线的72个排污口、污水管网148个拍门严防死守。构筑监管“五道防线”。建立了乡镇(园区)环保监管队、环保义务巡查员、志愿者巡查队伍、多部门联动监管、曝光巡查组等五道防线,构筑严密的巡查监管体系。二、国考断面达标整治存在的问题我市国考断面达标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工作中很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断面达标的稳定性不够根据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结果,2018年,高邮湖“湖心区”全年全项目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只有5月份,年均水质为iv类水,未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超标因子均为总磷;今年目前仅3月份达到考核目标,1、2、4月总磷仍未达标。2018年,三垛西大桥断面全年共8个月出现12次因子超标,主要为氨氮、溶解氧、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水质为Ⅲ类水,险达考核目标,今年1-2月氨氮仍未达标。2、上游客水状况不可控第2页共5页高邮湖正常流向由北向南,我市境内属下游,其水质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较大。每年泄洪期,上游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更是随洪水而下,流经高邮湖,对我市境内高邮湖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另外,高邮湖考核指标也有差异。高邮湖除总磷外,其它指标已达Ⅲ类水,但湖泊Ⅲ类水质总磷的标准为河流标准的1/4,两个标准相差较大,而高邮湖属过水性湖泊,因此即使入湖河流水质达到河流Ⅲ类水质标准,也难以保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