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妇女组织建设是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实施意见的具体实践。近年来,乌海市各级妇联组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抓点示范,打造品牌,大力推进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乌海市现有人口5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7%;辖3个区,20个镇(街道办),80个社区(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非公经济组织332个,建立妇女组织126个,组建率38%;社会组织384个,建立妇女组织47个,组建率12%。1.加强领导,争取支持。市妇联积极争取党组织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妇女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部分。市妇联作为乌海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献言献策。2022年,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以党建带妇建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乌海党组字〔2022〕73号),明确提出“在已建立党组织,妇女人数较集中的非公企业、社会团体、专业合作社、工业园区、商务楼宇、流动妇女居住地等领域建立形式多样的妇女组织。”2.因地制宜,建立组织。由于工作内容和对象的交叉性,以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为载体,把加强团体会员工作特别是女企业家协会、女子书法协会、女法官协会等作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与群团部门的沟通协调。在组建形式上,结合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实际,借鉴党建工作的有效经验,分类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妇建工作,对规模较小、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和妇女组织条件的,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采取联合、挂靠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条街妇联”、“楼宇妇女组织”、“市场妇女组织”等区域性或行业性联合妇女组织,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同时要求已建立妇女组织的各类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妇女之家”。3.典型带动,发挥作用。开展全市“妇女之家”示范点创评工作,召开全市妇女之家创建工作推进会,累计评选表彰非公经济组织“妇女之家”示范点12个。充分发挥上级业务部门的作用,指导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的妇工委开展各项工作。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层层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优质服务竞赛及岗村结对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创业女性,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对这些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并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女职工成立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扶贫帮困、关爱老年人、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乌海市东方英语学校、新裕物业公司等被评为乌海市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集体。4.针对需求,提供服务。坚持从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宣传教育、维权服务和组织活动的功能,通过建立女子合唱团、排舞队,举办文艺演出、运动会,赠送书籍、建立图书室等方式,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女性大讲堂、女性职场礼仪专题讲座、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家庭道德公益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提升她们的素质、竞争能力和维权意识;通过建立姐妹谈心室、巾帼维权顾问团、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渠道,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5.搭建平台,带动发展。各级妇联组织为适应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要求,积极为妇女创业就业营造环境、争取政策、提供服务。近年来,举办女性专场用工洽谈会30余场,助力2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6964万元,助力556名妇女创业,直接带动就业3672人。围绕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开展名师带高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