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支撑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方案内支撑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方案1.1施工顺序流程挖土总体方案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作业。测量放线→基坑降水→第一步土方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m处后进行)→支撑体系施工→第二步土方开挖(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m处且第一道支撑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垫层及桩头处理→垫层→底板→地下二层结构→回填地下二层土方→拆支撑→地下一层结构→回填1.2施工准备1.2.1现场硬化道路围护结构施工前为满足大型机械设备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同时满足雨季施工要求,将整体施工场区进行硬化,硬化标准为:底层双向Φ12@200钢筋、C25混凝土,20cm厚,满足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对地面强度的要求。场地内设置3‰排水坡,控制好标高,做到场内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并根据场地所处地段,在场内设置沉淀池,沉淀池与洗车槽相连,场内施工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入邻近市政污水管道。1.2.2测量定位1.2.2.1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交桩资料,组织测量班组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对施工区段内有关水准点和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进行复测,并及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结果获批准后在施工中采用。地面控制网复测无误后,利用地上施工控制网对施工区段进行平面定位控制和高程控制,将地面施工控制点引入基坑内,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地上施工控制网及内测量基准网进行检验复核。内支撑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方案1.2.2.2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⑴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⑵要保护和保存好本现场内全部水准点和控制点,防止移动和损坏。1.2.2.3土方施工测量工作地面施工高程测量以二级水准点为基准点,采用常规方法控制标高。土方开挖施工主要包括控制导线测量、水准控制测量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土方开挖偏差。1.2.3技术准备工作项目部技术人员在土方开挖施工前,对该分项工程施工要点、注意事项、检验批划分和质量预控目标向施工人员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不少于3份,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各一份,存档一份。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接收对象全员签字。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要全面准确。安全交底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照交底要求施工,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1.3土方开挖方法1.3.1表层土方开挖支撑及冠梁部位表层土方挖土平均厚度为自然地面下1.4~1.7m,开挖深度为地面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梁底标高。表层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出土,开挖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底部标高时,夯实地基铺设模板做为地模,然后进行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待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开挖下一步土方。内支撑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方案内支撑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方案1.3.2施做冠梁及内支撑施工顺序:剔凿支护灌注桩桩头→平整土胎→绑扎钢筋→支设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至设计要求强度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支撑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组拼,为加强模板整体的刚度,在模板外侧加设50×80的木方子作为背楞。该工程现浇支撑梁采用Φ48双钢管加两道φ14大纹穿墙螺栓(加塑料管)对拉作为梁模板支撑系统,钢管锚入地下深度不小于300mm。自底部起第一道螺栓距地面300mm,第二道螺栓与第一道螺栓间距为300mm,螺栓水平间距为600mm。50×80mm通长木方子支撑梁15mm厚木模板φ14大纹穿墙螺栓间距600mmφ48钢管钢管锚入地下300mm帽梁、压顶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组拼,为加强模板整体的刚度,在模板外侧加设50×80的木方子作为背楞。采用Φ48双钢管加设一道φ14大纹穿墙螺栓(加塑料管)对拉作为梁模板支撑系统,支顶模板的地锚钢管锚入地下300mm。螺栓设置于梁截面中间位置,螺栓水平间距为600mm。帽梁、连梁提前将超灌部分的混凝土和浮浆剔除至设计标高,并注意扶直探出钢筋,探出筋长度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接长,其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座落于开挖面的支撑内支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