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教师作业设计,命题设计,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快速成长,就要成为一个优质的充电宝,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反思,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关于作业设计,首先一起学习双减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的第二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直接关系到咱们教师的教学工作。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再布置打卡的作业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文件中说的作业是走读学生的家庭作业,我理解的作业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作业,二是课堂上的练习题--当堂训练。结合咱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周一至周五学生的时间都被排成了课,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咱们把重点放在课堂上的作业设计,例如预习作业、随堂练习。目前,作业设计、指导、反馈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总量:控制不住。控制不住作业量的原因:一是不了解学情,不知道学生哪些学会了哪些不会,所以画了很多题。二是老师没有提前做题,没有提前对习题进行精选,不知道哪个该做哪个不该做,所以都让做。作业形式:单一、实践性、开放性和趣味性不足。课堂上咱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各种情境,运用各种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效果都不会太差,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在作业设计上也是适用的。例如化学上我们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我用同学们都喝过的碳酸饮料引入新课,同学们也都很好奇,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如何自己做碳酸饮料,所以周末作业就是利用生活用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药品和仪器,来制作碳酸饮料,并拍照分享。作业内容:作业题指向不明,分层不清,难度把握不当;上表设计了六项内容。在具体的运用中,部分项目已经训练达标,可以空缺,无需全部填满。作业批改:简单以对错评判,诊断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业批改:如果某个重点题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我们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我在这个知识点上出现了问题,怎么去解决,这就体现了作业批改的价值。对于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些同学能一直做对,有些同学有时候能做对有时候做错,有些同学一直做不对,一直能做对的同学说明知识没问题、方法也没问题,时对时错的同学说明知识没问题,方法有问题,一直做错的同学说明知识和方法都没掌握,时对时错的同学就是咱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变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作业就需要咱们面批面改,先把这个学生叫到你面前,让他给你讲这个题或者当面给你做一遍,我们看看他做题的漏洞在哪方法错在哪,给他点拨一下,也许你今天的点拨就为后边的学习打开了一条通路,所以面批面改非常重要。未全批全改或者学生代劳,那咱们的教学成绩肯定是达不到预期的。)作业指导:“碎片化”就题讲题,缺少知识点的联系和拓展,从一个点到一条知识线,再到知识面,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还要注意提炼思路方法、解题模型思想等。作业反馈:教师反馈针对性不足,学生反馈自主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