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读书笔记(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读书笔记(日)近藤麻里惠(导读)这本书是一本整理书,同时是一本心灵疗愈书。从精神层面到整理方法俱全。本书介绍“一旦整理,就不会变乱〞的整理方法,教授按照心动的标准选择物品,按照先丢东西,后收纳的顺序,按照物品类别,进行一次性、短期、完善的整理等,使人通过整理找回人生决断力,找到最初的梦想,找到怦然心动的幸福人生。(读书笔记)1.如果想要一点一点培养整理习惯,就永远都不会整理好。2.整理不会骗人,整理的成果肯定会以显而易见的形式出现。一口气正确地整理完毕,结果立现。所以能够持之以恒,一直维持在整理好的状态。无论是谁,只要体验这个过程,都会打从心底不让房间回到凌乱的样子。3.整理得不彻底,就永远都无法整理好。4.整理时该做的,大致上只有两件事,那就是(推断物品是否要丢掉)和(决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谁都能完全彻底整理。5.很多人在身处紧要关头时,就会想要整理。6.整理不过是手段,整理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整理之后该如何生活下去。7.收纳法的麻烦之处在于,把东西收起来时,乍看之下会误以为问题好似解决了。但当收纳空间填满时,房间又会乱成一团,然后再次逃向较为简单的收纳,而不是整理……于是就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因此,整理首先就要从丢东西开始。直到(推断)的作业结束为止,都必需要有足够的X力,警惕自己绝对不要着手去做收纳的动作。8.因为在整理之前的阶段,同一类的东西往往都分散在两个以上的收纳园地。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不经任何思考,就按(园地别•房间别)开始整理,就会和之前的我一样陷入鬼打墙的地狱,不知不觉都在整理同样的东西。那么该如何整理才好呢?就是按(物品类别)整理。不是(今天来整理这个房间),而是以(今天整理衣服)(明天整理书)的方法,按(物品)的类别进行整理。9.多数人不会整理的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太多;而东西不断增加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自己现有物品的数量;而无法掌握现有物品数量的原因,就是因为收纳园地分散所致。在现在收纳园地分散的状态下,还是按园地别整理,就永远都整理不完。10.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归纳出三种不会整理的类型,分别是(没方法丢东两的人)(没方法物归原位的人),以及这两类的综合体,即(既无法丢东两也无法物归原位的人)。11.整理时的必须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园地)这两项而已,重要的只有(要先‘丢东西’)这个顺序而已。12.如果你认为整理是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一般作业,请明白这可是天大的误会。整理有两种:(一般的整理)与(节庆的整理)。所谓(一般的整理),单纯指(东西用完后,放回原位)。不管是衣服也好,书或文具也好,只要人类需要使用物品过生活,这件事就一生跟随着你。13.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多数人都没有进行(节庆的整理),一直住在有如仓库的房间里,每天的生活都被(整理)追着跑,忙得不可开交。无论怎么整理,就是整理不好。然后拖拖拉拉地延续这样的生活十年、二十年。14.整理肯定有终点,当你决定好全部物品的定位,那一瞬间就是终点。15.首先,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丢掉):之所以会不断在恢复脏乱,就是因为你总是用错方法,永远都只整理到一半。为什么靠(一口气、短时间内、彻底整理),就可以养成正确的态度呢?当彻底整理完毕时,眼前的景色会突然改变,好像自己所在的世界一瞬间就改变般的压倒性剧变。然后,无论是谁,都会在深受感激的同时下定决心:(不想再住在像以前那样的房间里。)重点是,为了实际感受足以瞬间改变意识的冲击,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有所变化。如果是长期、一点一点的变化,就不会有效。16.为了能够有效的整理,必须死守的一个重点就是:绝对不要搞错步骤。整理时必要的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园地),而且肯定要先进行丢东西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做完一项后才能做接下来的作业。所以,在(丢东西)的作业结束之前,不可以去想收纳的事。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最好思考要具体到能够明确想象出自己(在整理好的房间里生活的样子)。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