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计划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一、生产计划安排1、服装生产的三大步骤(1)生产准备阶段①原材料的准备服装成衣化生产中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进厂材料的复核与检验,材料的预缩整理等内容。②生产的技术准备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性准备工作,如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制版、推版、工艺设计等。以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佳。(2)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指完成正业的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包括排料、裁剪、缝制、熨烫等过程。它是服装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从原料到实际成品的具体操作过程。(3)后整理阶段后整理阶段包括成品的熨烫、整理、检验、包装、储存等环节,是服装成品消除疵病,保证服装质量的最终环节。2、服装生产的裁剪(1)验布及预缩管理1)验布裁剪前,对布料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对一些不符合服装生产要求的疵点,作出标记或剪除,目的是避免在排料裁剪中,混进疵布,造成裁剪及车缝中的人力物力的损失。①数量复核领取布料时要按照生产通知单的批号、品名、数量查对,并检查布料两头的印章是否完整,并作好纪录。复核的方法可分布料包装方式和布料计量方式两种。②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是通过检验原料中的色差、纬斜、疵点等质量问题。其中,布料纬斜率若超过允斜规定,应通过人工矫正或机器矫正,方可进行裁剪。2)预缩在服装生产中,会出现布料回缩的现象。因此,要消除这些因素,可采用以下的预缩方法:①自然预缩服装布料经检验后,将其放置在无堆压和张力的松驰状态下放置24小时,使织物自然回缩。②湿水预缩对一些缩水率超过标准规定的布料,入棉等天然纤维,要进行湿水预缩。由于服装是批量生产,可采用喷水后摊平晾干,达到预缩。③样板预缩根据技术部门测定的面料缩水率以及提供的样板,进行小批量服装试制,经大生产式的裁剪、车缝、熨烫等外部的压力及湿热因素的作用,检查其规格以及样板型具中所加放的预缩量是否准确,必要时,可根据试制的情况,调整样板中的预缩率。(2)样板管理1)领用样板①领用人要凭生产通知单,按批号、名称、款式、号型等领用样板。②领用样板时,要核对样板的件数。③领用样板要办理签字手续,生产任务完成后,应尽快交还样板。2)样板保管保管室保存样板的规定:对于各种类型的样板应分类、分档、定位存放;设立表卡登记工作,作好样板的编号、品名、规格以及存放位置的记载;样板应放在搁架上,小件在上,大件在下,平整搁放防止变形,吊挂存放时,应使用胶片样板,软型纸样切忌折叠;样板宜放置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及光照射和虫蛀;要做好样板的领用和归还登记手续,并注意检查样板的编号、数量以及有否缺损。(3)排料及分床管理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条件,合理制定生产任务的裁剪床数、铺料层数和套排件数的工艺方案,称为分床。1)排料合理排料是节省材料的重要途径,排料分人工排料和电脑排料。①排料的工艺要求经纬纱向的垂直性;面料方向的正确性;裁片的对称性;面料和排料的宽度不可一致性,根据布边针孔宽度的不同,两侧留1~3cm左右。②排料的方法均码套排,便于估算用料,避免色差;混码套排,适用于多规格批量生产;异品种套排,适用于套装或系列服装的批量生产。③排料的原则先大后小;精密套排,充分利用样板的形状、角度,减少空隙;省料巧安排,要求占用面料经向越短越好。2)分床①符合生产设备条件裁床的长度决定排料的长度,而裁床的长度由裁床设备而定。②视投产的数量而定投产的数量越多,重复切割的次数就越多。③视面料的厚薄而定面料的厚薄直接影响铺料的层数,毛呢类入制服呢等厚面料一般铺料30~70层,华达呢等中厚度面料一般铺料70~100层,中长纤维等一般厚度的面料铺料120~140层,棉布类铺料180~220层,涤棉类铺料240~300层,化纤薄料以及有光泽的面料铺料150~180层,档次高的面料层次应该少一些。裁剪层次越多,铺料厚度越高或面料越光滑,裁剪时上下层产生误差就越大,因此,不能只追求铺床层数而忽视质量。(4)铺料管理铺料就是按裁剪工艺方案所确定所铺料长度和层数,将布料一层层铺在裁床上。1)铺料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