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门重点指标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按照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要求,我局通过认真细致梳理和分析,住建部门涉及的重点指标数据包括城镇化率及“三绿指标”(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面积),下面就我县目前指标现状及促进这些指标稳健增长的设想和建议汇报如下:一、城镇化率及城镇人口指标(一)我县基础数据。我县2011年—2014年城镇化率分别为33.39%、34.65%、39.23%、41.54%,2011年—2014年城镇人口分别为9.51万人、9.93万人、11.31万人、12.08万人。通过参阅《**县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数据内容,并结合我县2014年全县人口29.1万人现状及卫计部门提供的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4.2‰),通过测算,2015年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及全县人口预计分别达到43%、12.56万人、29.22万人;2017年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及全县人口预计分别达到46%、13.55万人、29.46万人,2020年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全县人口预计分别达到52%、15.5万人、29.82万人。(二)省、市基础数据。XX省2011—2014年城镇化率分别为45.6%、46.8%、48.12%、49.33%;通过参阅《XX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2015年、2017年及2020年城镇化率预计分别达到51%、53%、56%。XX市2011—2014年城镇化率分别为43%、44.03%、45.18%、46.21%;按照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来沧州调研时的要求,沧州到2020年要实现城镇化率60%的目标。(三)数据差别。通过与省、市同年度城镇化率的对比,我县2011—2015年的城镇化率均明显低于省、市5—10个百分点。我县以前确定的2017、2020年城镇化率也与省、市相差悬殊。(四)设想建议1、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要做大,必须解决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是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膨胀县城规模和人口数量,以县第1页共4页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镇规模及实力,完善提高“三大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产业支撑能力、人口聚焦能力,增强除县城外其他镇的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加快土地流转,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2、推进教育资源向县城、乡镇驻地集中。推动产城教融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实施初中向县城、小学向乡镇驻地聚集,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3、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人才。靠聚集产业、繁XX县区城经济来增加县城人口数量。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杂技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建设城镇特色工业园,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杂技大世界为中心,整合县乡旅游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重点发展杂技旅游相关产业,在景区周边规划建设杂技文化产业园区。二是依托杂技旅游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通过大招商、招大商,谋划启动星级宾馆、商贸中心、物流园区等服务类产业建设,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三是依托大运河、104国道、冀鲁连接线,全力打造“城乡经济走廊”。对104国道、连接德州公路以及乡镇政府驻地主干道进行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建材市场、家居市场、汽车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繁荣城乡经济。四是采取积极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扩大市场主体,激发发展活力,吸引外来人才来吴创业发展。(五)前景分析。综上所述,目前我县确定的2017年、2020年的城镇化率偏低,通过采取以上政策措施,现对今后几年我县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进行预测,分别是2015年达到44.5%、13万人,2016年达到47.5%、13.94万人,2017年达到50.5%、14.88万人,2018年达到53.5%、15.83万人,2019年达到56.5%、16.78万人,2020年达到60%、17.89万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万人左右,至第2页共4页2020年与XX市城镇化率达到一致。二、“三绿指标”(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园面积基础数据)(一)我县基础数据。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