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十六)教材基础实验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贵州贵阳模拟)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可分泌多种消化酶。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采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荧光标记B.3min前,细胞中未检测到含3H标记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C.消化酶的合成过程发生了遗传信息的传递D.消化酶的运输过程发生了相关细胞器膜的转换答案A解析用3H标记的亮氨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过程,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A项错误;内质网形成包裹、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形成包裹、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通过题干信息“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推测3min前,细胞中未检测到含3H标记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B项正确;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需要转录和翻译两个关键过程,因此在消化酶的合成过程中发生了遗传信息的传递,C项正确;在消化酶的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并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在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相关细胞器膜的转换,D项正确。2.(2019四川广安、眉山一诊)下列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只能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B.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D.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不同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提取,A项错误;研磨叶片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B项错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高低顺序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C项正确;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相同,D项错误。3.(2019福建厦门模拟)下列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进行观察B.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C.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D.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答案D解析蝗虫精母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项正确;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项正确;在蝗虫精母细胞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中,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因此不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D项错误。4.(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质量考评)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设计思路一致B.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A项错误;只有噬菌体侵染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项错误;在实验中所用到的小鼠、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项正确。5.(2019宁夏海原月考)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A项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