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第一次语文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C解析:“命运”指世俗人生.2.D解析:实为作者声明,却由“石头”说出。3.D解析:“只有……才”不当,“可读性”说法不当。4.A(“游”应解释为“交游、交往”)5.C(注意前提是“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6.B(未取下彭越首级)二、(24分)7.(10分)(1)彭越离开,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劫持卖到燕地去做奴仆。(3分,“去”“之”及被动句式为主要得分点)(2)梁王彭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3分,介词结构后置、“以为”及大意各1分)(3)项王之所以最终不能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合纵(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4分,“所以…徒以”、西、苦及大意各1分)8.(8分)(1)、写出了“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但见”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的心境。(2分)(2)、从颈联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的生活贫困。(2分)(3)、烘托老友相逢时酒兴之高,情意之浓,言有尽而意无穷。(4分)9.(6分)(1)丛菊两开他日泪(2)无边落木萧萧下(3)独留青冢向黄昏(4)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5)又闻子规啼夜月(6)羡长江之无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10.⑴坚忍(执着)⑵乐观(2分)11.(4分)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2分)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2分,答对1点给1分)12.(1)忧怨中充满希望(2分)(2)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③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分)13.(4分)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答对一点即给1分,共2分)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答对一点即给1分,共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3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A15.B16、B17.D18.A(迷惘的一代)19.D从表意上说,⑤③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⑤③④⑥①②。(二)填空题(15分)20.(每则3分,共9分)立春----柳条上绽出的点点新芽,宣告了春的回归。大雪----洁白静谧的世界,却孕育着来年的生机。霜降—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字面流露出淡淡的忧伤。21.(2分)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责人以严,待己以宽。22.(4分)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美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只是霎时的喜悦。译文: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离开,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劫持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反叛,汉王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这时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自己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头颅下面汇报,边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烹杀栾布!”(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