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政治制度篇[专题解读]本专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考命题中侧重于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侧重于对基层民主的完善与发展的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侧重于考查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政党制度侧重于考查民主党派的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侧重于考查自治制度的落实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考查较少,侧重于考查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引导。知识重构核心整合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新在哪里①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②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③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结论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拓展延伸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②内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核心内容;③必然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④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工作基本方针应,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命题探究小题清障命题角度人民当家作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2019·全国卷Ⅰ)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上述做法能够()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层自治和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通过“四亮开”工作法,“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能促使村委会更好地服务群众,规范工作,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①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村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