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政治主体篇[专题解读]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考查政府和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党领导作用的发挥。其他考查点涉及公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人大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民主党派和政协的地位与作用等。知识重构核心整合一、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和途径(1)政治参与基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参与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治参与途径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管理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民主监督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民主协商基层协商,即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广泛听取民意(4)参与要求:依法有序参与;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养,提高参与能力。2.国家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1)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国家性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政府要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拓宽民主诉求途径。(3)人大代表要听取和反映民意,人民代表大会要切实行使权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中国共产党要提高依法治国、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政府职责与权力运行1.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加强社会建设;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作用管理和服务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3.政府权力的运行政府决策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权力规范自觉接受监督,依靠民主和法制,健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实施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权威政府4.政府与其他政治主体的关系角度关系政府与人民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政府与人大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政府与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与政协我国政府接受政协的监督,听取政协的意见,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产生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地位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四、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1.整体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