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内江市第四初级中学校王聪学习内容分析:《爱莲说》位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这一单元开始,文言文都采取集中编排的方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意,还要求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达到一个由表及里的效果。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在本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单元文言文表现了重视德行、保持正确操守的价值取向,因而在注重古汉语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学生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造阶段,因此,他们乐于从美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虽已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对文言文的赏析能力还较低。因此,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诵读、讨论、创作中来,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要求学生:1、学生基本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2、有诵读的习惯。3、能独立完成自学练习。4、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不是很熟悉。5、文言的阅读较少,句读解义困难较大。一、“课标”要求1、理解难词难句,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衬托在文中的作用。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二、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4、朗读背诵全文三、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与手段1、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朗读2、难点:理解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四、解决措施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课前自学,完成自学练习,对课文初步了解;3、以莲的品质作为课文教学的切入口;4、图文结合,巧设板书,统领全文;5、读、诵、背贯穿教学过程;6、运用姿体语言与学生就课文内容形成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在娱愉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1、情景导入,揭示课题。主要是通过教师选取部分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自然地导入课文。2、学生举例身边的清廉代表人物。3、通过情境体验文言文名篇的魅力。六、教学过程:1、互动一:利用课文插图,整体感知课文目的:课文的插图一般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最能吸引初中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也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或文章的主体内容,巧妙地利用这一资源,可帮助学生将生偏难理解的文言文字句形象化、具体化,有机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方法:1.学生分小组自学,将能看懂的文字填入图中相关的地方,2.教师在黑板上根据课文插图设计简笔画。在行间观察巡视,让填的较好的同学上台1演示。(目的:多给学生演示自己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其兴趣和自信心)3.朗读背诵黑板上的板书,突出文章的重点互动二:,根据板书设计,品析莲的品质目的:以莲的品质作为课文切入口,使重点突出;图文板书内容形象化方法:1.分男女声朗读文章第一段,男读女听,女读男听,读准字音,读准句读2.分小组竞赛活动(设计目的: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设计竞赛问题: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②你从莲的精神能想到作者的哪些美好品质?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莲的精神品质吗?(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句子的释疑)①作者是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了它的超凡脱俗的美好品格的②从莲的精神联想到作者的品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诩“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③学生自由回答,理解即可3.学生朗读背诵①看书朗读;②看黑板背读;③关书背诵互动三:品析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方法:教师引导提问1.提问⑴: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与议论,那么你文章哪一段是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说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