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家园共育已是幼教发展的主流趋势,家长应具的技能和理念、教师的组织探索策略、家园合作的模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建立共育资源数据库,掌握信息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家庭,从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家和园就开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的调查能帮助幼儿园了解家长的需求,同时也让幼儿园对家长和其背后的各种资源有了较为整体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做好了实质准备,我园对幼儿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幼儿情况调查:主要应用于新入园的幼儿,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个性爱好等,从而让教师对每位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尽快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资源调查:切实了解家长的个人背景,生活习惯、教育观念、育儿经验、存在困惑等,充分挖掘本园家长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而形成庞大的综合资源库,为教育所用。专题实施调查:在家园共育实践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专题实施调查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活动的效果、家长的感受、孩子的反应等,从而及时作出调整,优化活动。二、丰富家园沟通渠道,催化效应家园积极沟通、统一思想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平等、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在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能有效提高家园同步教育的实效,真正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园互动:1.家长学校——让管理更民主。为凸显民主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我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主要由各班推荐2—3名关心班级、热心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代表组成。每学期由园长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同时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定期进行有关保健知识、育儿经验等内容的家长学校活动等。由此让家长清楚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实现民主管理和家园共育。2.访谈交流——让沟通零距离。每天晨间接待、离园时间都是交换意见的极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可以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表现,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等。特别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通过这样第一时间的交流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减少了很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误会和分歧。3.网络平台——让交流更高速。幼儿园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幼儿园自身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利用这一平台,以互动性功能为媒介,进一步实现了家园共建。如我园的网站,除了有形象展示、特色宣传、信息发布、教育拓展等菜单外,还做到各班均有博客,教师们人人能围绕教学内容、幼儿表现、节庆活动等方面开辟好博客中的菜单栏目,及时捕捉班上孩子的精彩瞬间,做到日日收集,周周更新,从而让家长随时了解班级动态和孩子活动情况。4.家长园地——让操作更简便。家长园地作为班级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版块,成了我们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最基本的窗口和载体。利用这一内容,我们可以向家长介绍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经验和信息,告知家长幼儿的活动进程以及需要家长们配合的一些事项等。三、优化家园共育活动,提升实效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有效的家园互动,能很好的形成教育合力,催化幼儿的健康成长:1.半日开放——生活分享。为了让家长近距离地感受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同时促进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家庭和幼儿园能够共同携手,我园做到每月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每到月末,各班教师就会邀请家长来园,通过教师教学展示,幼儿成果汇报等方式,互动交流,毫无保留地向家长展示每个月中每位孩子的成长变化,共同体味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2.亲子同乐——情感分享。对幼儿园来说,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我们围绕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