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区和日界线复习: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一架飞机从C点经B飞到A,其飞行方向为。(2)若某人从C点出发,向东后转向南再转向西最后转向北各旅行200km,终点位于出发地的什么方向?。先向东南飞,后向东北飞正西知识结构时区和日界线地方时区时日界线概念特点计算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时区区时各国标准时计算概念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6月22日1.因经度不同而有不同时刻。15°/小时1°/4分1′/4秒2.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地方时3.太阳光直射的经线时刻为12点。4.“东早西晚”同一纬线上偏东的地比偏西的地点早日出,早日落.※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求东加,求西减)(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某地经度=已知经度±1°/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5.地方时的计算方法②15°/小时1°/4分1′/4秒1、北京时间为15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答案:14点4分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答案:110°W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思考:已知济南位于117°E,当济南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则成都的经度为()A.104°EB.102°EC.132°ED.128°EA二、区时:1.时区时区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二、时区与区时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区时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1、北京时间(东经120E)2、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3、夏令时:有些高纬度和中纬度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夏季较长的白昼时间,实行日光节约制,在每年夏半年,把全国的钟表拨快一小时或者半小时,称为夏令时。各国标准时注意时区:国际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即每隔15°为一个时区。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此时区的区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但同一时区内,虽经度不同,区时却相同。※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北京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1、北京时间是()A.只适用于北京地区使用的时间B.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北京的地方时C.我国大部分地方使用的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D.以116ºE为中央经线的东八区的区时2.纬度相同的地方()A.昼夜长短相同B.太阳高度相同C.气温相同D.降水量相同3.经度相同的两个地方()A.每天的日出时间相同B.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D.昼夜长短相同CAC(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时区号=已知经度÷15°(四舍五入)(2)已知某地时区号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和范围的方法※中央经线度数=时区号×15°※时区的范围=中央经线度数±7.5°(3)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求东加,求西减)3、区时的计算方法根据一页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回答(图中的时间指“北京时间”)4~5题。4.日历所示的夏至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B、C、D四处中的()A.23°26′N,93°30′EB.32°26′S,93°30′WC.23°26′N,144°30′ED.23°26′S,144°30′W5.在日历所示的日期前后,珠穆朗玛峰雪线的海拔高度将会()A.上升B.下降C.消失D.不变2000陆星月期小三农历庚辰年二十五月大今日夏至(10时22分)21解析:第4题,当北京时间为10时22分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故可由地方时计算方法求得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第5题,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故夏至日前后,气温不断升高,因此珠峰雪线的海拔高度继续上升。CA(4)航行的时间计算问题※出发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差数+航行时间=所求地到达时的区时3、区时的计算方法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据此回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