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一学期三星小学学年总务工作计划范文??促进区域间规划对接、功能联动和资源共享。三是特色产业平台打造迅猛。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园品牌逐步打响,文创、数字信息、电商等各类特色产业园现已超过30个。按照产业、旅游、文化、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云栖小镇、龙坞茶镇、互联网金融小镇、云谷小镇、紫金众创小镇、艺创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建设快速推进。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实施创新强区战略,我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是部分创新指标较好。通过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战略合作,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新的省级院士工作站、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手段,我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连续八年保持全省首位。近年来,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6家),级别和数量均居全市第一,孵化面积32万方,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600家。二是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出台了《关于西湖区(之江度假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西湖区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发展促进园区提升转型的若干意见》、《西湖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西湖区创新券使用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健全。采取国家扶持高企研发投入超标准补助、创新券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企业科技成果涵盖生物技术、智慧制造、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三是创新氛围不断浓厚。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区内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区域创业创新环境氛围,特别是通过成功举办云栖大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西湖分赛、“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西湖区分赛场等活动,营造宽松包容的创业创新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4、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区注重市场环境协调提升,非常重视人才集聚、金融中介服务、政府服务等市场环境改善。一是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在大力实施区“325”人才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引进,使西湖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高效。二是金融中介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加强政银企合作,针对初创型、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创新开展“风险池”工作,发行债权型基金,出台专项激励政策,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种中介服务结构数量多、专业性强,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四是政府服务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明确政府职责,简政放权,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建立区领导四套班子、部门、镇街三级联动企业走访机制,逐年排定企业走访计划,密切联系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努力构建公正公平的市场体系。5、“三去”压力不大。2020年以来,由于我区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较快,经济增长较为平稳,因此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方面压力不大。在“去产能”方面。2020年至2020年,一产比重很小,1%还不到,二产在三产中所占比重分别是:18.25、16.67、15.1、13.3和12.3,总量少、占比少,增速呈下降趋势。在“去库存”方面。2020年至2020年,全区房屋竣工共计606.49万平方米,销售共计500.21万平方米,过剩143.45万平方米,按过去5年月平均销售8.34万平方米计算,库存消化周期为17.2月。与省明确的在售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10-16月的标准差距不大。在“去杠杆”方面。政府投资资金,均通过项目抵押贷款和土地出让金途径解决,90亿债券额度尚未动用。所以债务不重,压力不大,因此政府杠杆率不高。据我们调查了解我区的个人杠杆率也不高,杠杆率过高都集中于少部分企业中,主要集中于一部分传统工业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三、我区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尽管我们的供给结构基本合理,但是与中央、省市要求,与更好的城区滨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