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前景展望郭省卫董勤利摘要:桑蚕业综合利用利用效益显著,潜力大,前景广阔,北方地区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但是除河北桑条编织和桑皮造纸、河南桑条生产食用菌等具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地方生产规模和综合开发力度都小,市场潜力、经济效益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榆林市发展桑蚕副产业的有利环境条件,从开发饮料、饲料、蚕蛹等方面,提出在榆林市宜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对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前景展望1.桑副产品的开发利用1.1充分利用“桃花水”资源,开发桑叶、桑果系列饮料1.1.1“桃花水”的成分及利用现状位于榆林古城东山半山腰的普惠泉水,素有“桃花水”的美称,早在1988年,榆林镇北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便会同省相关专业机构对榆阳泉水系、水质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探、检测、科学分析,该泉水日流量1440吨,矿化度0.182克/升,有机耗氧量0.7,总硬度PH值7.5,大肠菌群<3,属于重碳酸钙镁型天然矿泉水。桃花水以清、凉、甜、润为人称道,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偏硅酸、锂、硒、氟等多种微量元素,经科学研究测定,水温常保持10-12度,色度为0,无臭无味,清澈透明。细菌学指标完全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是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水源补给区6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无任何人工养殖,采矿活动,保证天然矿泉水不受任何污染。然而,由于该泉出水口的蓄水池容量有限,20多年来,大量的泉水被排入污水沟。1.1.2桑叶、桑果的开发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方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国外相关的报道也很多,因此,建议榆林市政府出面,尽快联合相关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的桃花水资源优势,联合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桑叶茶”、“桑果汁”、“桑葚酒”等系列饮品。1.2开发桑叶饲料1.1.1桑叶营养丰富,其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树叶。干叶中粗蛋白约为22%,粗脂肪约为6%,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约为255,粗纤维约为10%,其他钙、磷等的含量也很高。桑叶的营养价值与苜蓿相仿,比禾本科牧草高80%-100%,比热带豆科牧草高40%-50%,在以牧草为生产基础的热带地区,配合桑叶饲料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一只绵羊一天的进食量以鲜草计,约为1.5-2.5千克。每公顷产45吨的杂交桑园,如果全部用于养羊,可以饲养45个绵羊单位,比经人工改造的南方山原草地的单位载蓄量提高5倍左右。1.1.2叶作为饲料尤其是青绿饲料的最显著特性是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另外,桑叶对所有的家畜都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当动物首次接触桑叶时,很容易采食它而无采食障碍,如果动物已经熟悉了桑叶,则它会优先采食桑叶,而不是其它饲草。1.1.3桑叶作为饲料,具有许多特殊的作用。桑叶作为泌乳母牛的补充料,能够提高奶产量并降低饲料成本;桑叶作为幼牛犊的补充料,可以节约乳或代乳料的消耗量,并促进犊牛胃的发育和生长;在产蛋鸡日粮中加入桑叶粉,可也改善蛋黄颜色,提高蛋重荷产蛋量。1.1.4桑叶在畜禽饲料上的开发前景我国畜牧业每年约消耗饲料粮8000-9000万吨,实践证明,先生产粮食再用于饲养畜禽的转化效率,不如直接种植饲料作物。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短缺,解决饲料完全赖以粮食转化已不现实。因此,桑叶饲料资源的开发将是一个富有前途的新领域。桑树还可以载于地边、路边、房前屋后、滩边、荒坡荒地等,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与其他作物争地。1.1.5目前,由于受蚕茧市场波动的影响,部分蚕园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桑叶白白浪费,十分可惜。因此,各级政府应做好宣传,鼓励蚕桑生产区兼顾发展畜牧业,利用草桑复合经营模式,搞好牧草种植,合理利用剩余的桑叶,同时还可以开发以桑叶为添加物的畜牧和家禽饲料,搞好饲料加工,就可以避免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上山放牧”的习惯,从而保护植被不受侵害,达到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的目的。2、蚕蛹的利用与开发2.1蚕蛹的营养价值:我国是一个养蚕大国,年产蚕茧65万吨,占世界总茧量的70%,其中鲜蚕蛹产量可达50万,烘干后可得干蚕蛹12万吨,是一笔宝贵得自然资源,具有可观得开发利用价值。椐测定:鲜蚕蛹含粗蛋白51%,粗脂肪29%,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及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