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1、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重点识记)2.玻璃化现象:玻璃化现象指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透明水浸状的现象。(重点识记)3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将母体植株上的外植体,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发育的一门技术.(重点识记)4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重点识记)5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6胚胎培养——将植物的胚胎与母体分离,培养在已知化学成分的培养基上。7接种:经过表面消毒的植物材料,按照不同的要求切割或分离出器官、组织、细胞,并将它们转接到无菌的培养基质上的全过程。8花粉培养:从花药中取出花粉进行无菌培养,以获得单倍性愈伤组织,进而长出单倍体植株的技术。9体细胞杂交: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10单倍体育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11超低温冷冻保存:根据生物种子资源,在极低温度下,新陈代谢减缓或降至极低,加入一定的冷冻防护剂,而使之得以长期保存的方法。12细胞融合: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13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14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15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16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17玻璃化: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18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1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20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21纸桥培养:将培养基中放入滤纸,再将材料置于滤纸上进行培养称为纸桥培养。22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23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牙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的外面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种子的结构。24试管苗驯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的小植株,长期生长在试管或三角瓶内,体表几乎没有保护组织,生长势弱,适应性差,要露地移栽成活,完成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驯化过程。25微体嫁接:指将0.1-0.2mm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由试管中培养出来的无菌实生砧木上,继续进行试管培养,愈合成为完整的的植株。26器官培养: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包括花药、子房)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27快速繁殖(微繁殖):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植物的部分器官,组织迅速扩大培养,并移植到温室或农田繁殖出大量幼苗的繁殖方法.28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就是使分离下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诱导发生的质膜融合进而细胞核融合,像性细胞受精作用那样互相融合成一体的现象.29脱分化:将已分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从植物体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恢复细胞的分裂活性。一个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30驯化:试管苗移植前可将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