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1.(·南京模拟)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中世纪阶段(公元500年~17世纪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17世纪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读世界和我国古代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早期阶段,城市的功能主要有()。①军事防御②举行祭祀仪式③生产功能④消费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从雅典和罗马的形成看,属于城市发展的________阶段。(3)北京故宫形成于城市发展的________阶段,反映出我国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________影响最大,受________影响次之。(4)伦敦最早形成于中世纪,其规模迅速扩大是在工业化阶段,反映了此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_______。(5)对比上面三幅图可发现,中国古代城市的面积往往比欧洲的城市面积________,而且形状多呈________形。解析第(1)题,早期阶段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的功能主要有军事防御、举行祭祀仪式、消费中心,生产功能是在工业革命后才具有的功能。第(2)题,从雅典和罗马的建筑景观图下的时间即可判断城市发展阶段。第(3)题,从北京建筑景观图下的时间可以判断形成阶段,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受政治环境影响最大,在形态结构方面表现尊卑有别、中规中矩的特点,其次受军事影响。第(4)题,工业革命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5)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特点。答案(1)C(2)早期(3)中世纪政治军事(4)工业化(5)大四方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城区人口出现负增长。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而得出。第(2)、(3)题,材料二中的图甲充分反映出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同一国家不同年份比较,人均GDP上升,则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同国家相同年份比较则显示人均GDP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图乙则反映出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水平都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但同一时间,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同,同一时间段内变化幅度也不同。答案(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④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2)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3.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近几年,全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5万人,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集聚,原来222个省中心镇调减为120个。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如下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1)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