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案例计算教学在多数教师和学生眼中,总是和“枯燥”、“操练”联系在一起,学生普遍不喜欢上计算课,不喜欢做毫无生气的计算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氛围情境,设计一些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掌握方法,使计算课也显出巨大的魅力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决定在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时,通过设计一些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加以研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商中间要写0的道理,并能注意书写格式正确书写。(一)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复习阶段,我出了8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要求学生判断商是几位数,哪一位上商0?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这一知识点,都能正确回答问题,为学习新知分散了难点,作好了铺垫。接着就是探求新知阶段,我出示了例题:5894÷29(1)要求学生判断商是几位数生:商是三位数。(2)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3)通过展示学生的成果,并让学生判断对与错,说说错误的原因。2032323029)589429)589429)5894585858949494878787777(√)(×)(×)生:商应该是三位数,生: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而现在只有两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肯定错了。商的位的上面商0,不能十位上不够商1,发现位数少了,随意应该商0。补0。(4)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师:商的最高位是几?表示多少?生:商的最高位是百位,表示2个百。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这个0可以省略吗?生:除到被除数的十位,落下来一个9,9比除数29小,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商0,而且这个0是不可以省略的,省略后抄到横式上就变成23了。师:那怎样才不会漏写商中间的0呢?生1: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的上面商0。生2:可以先判断一下商是几位数。生3:还可以通过验算的方法检验做的商是否正确。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独立作业时,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很高,我欣喜地认为教师课堂上的提问非常有效,学生已经扎实的理解了为什么商中间要写0的道理。然而当学生学习了商末尾有0的除法后,两个知识点合在一起,学生总是把商里的0漏写或发现商的位数不对,随意在商的末尾补0或书写格式不当等,造成计算错误,教师再三强调和叮嘱,学生也专心地听着、仔细地练着,但还是无济于事。我是根据这一知识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了一系列的习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层层深入,强化练习,但事与愿违,学习效果怎么如此令人不满意呢?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觉得自己在学习新知阶段,比较能体现新理念的落实,在巩固练习阶段太忽视学生了,在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得出计算方法后,只是让学生一味进行练习,忽视了学生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深处也许很“讨厌”计算,因为计算太枯燥,太单调。课堂上学生虽然专心地听着、仔细地练着,可能只是源于教师的威严,在学生的眼里,计算中只有一堆冷冰冰、干巴巴的数字,不能感受数字的好玩、有趣,只是为计算而计算,为老师而计算。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出:“有效性”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怎么办呢?怎样的教学才能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创设怎样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决定选取后面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巩固练习中多变换形式,多设计一些有思维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0的处理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进步和发展。(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更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一、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一切都得由教师去组织,去引导,去创设,所以说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只有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