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离不开逻辑科学离不开逻辑科学离不开逻辑科学离不开逻辑科学教育教研室范增科学教育教研室范增一、常见科学逻辑的类型逻辑是用于进行正确、可靠的推理的规则。(一)归纳法1.定义ex.“世界上的树叶都是绿色的”;“水能通过任何有窟窿眼的东西”2.易缪性(二)演绎法1.定义理论:所有的昆虫都有6条腿。已知:蜜蜂是一种昆虫。所以:蜜蜂有6条腿。2.作为前提的一般性理论的来源通过观察得到的事实归纳定律或理论演绎预见和解释图1归纳与演绎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查尔莫斯,1982)3.演绎主要运用于预见和应用阶段,也可被用于其它任何阶段微观的思维过程中ex.伽利略推翻“重的物体下落快”4.最终的结论还需用实验来证明ex.牛顿管实验;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二、其它派生的逻辑推理1.反证法ex.“里面是什么?”2.类比法ex.达尔文-赖伊尔-马尔萨斯3.因果关系的确定儿童会误将时空上联系紧密的两个事件看成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儿童做判断时往往不是根据事实和数据来建立理论,而是依据他们自己的某种想法。ex“口袋里有一只小动物”4.运用派生逻辑应注意的问题(1)谨慎小心,不做没有根据的推理ex.“你怎么知道那是石棉”?“虽然石棉是绝缘体,但绝缘体不限于石棉”。(2)注意互为因果的关系ex.人与环境(3)讲逻辑首先要概念明确三、逻辑与理性科学理性是根据科学规律办事。在一个不重视理性的群体中,人与人不平等被视为正常,甚至被奉为一种秩序,人与人进行地位、名誉上的竞争,追求权力,必然超过对逻辑和理性追求的兴趣,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民主建设是不可能的。ex.费米;陈景润:严谨、认真、合乎逻辑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越成熟的科学理论越是简单明了,越成功的小学科学教学越是简单明了课例:一杯水的观察水的性质水的液体性质混合物(污染的水)怎样选择饮用水教师应及早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东湖水、长江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东湖水、长江水有色有味、半透明,还有沙子和虫子,水水有色有味、半透明,还有沙子和虫子,水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呢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呢?”?”•逻辑像一个链条,扣扣相连,不会有断裂和枝蔓。2.不要夸大发散型思维的作用(1)辐合型思维和发散型思维对于科学教育来讲,辐合型思维理应发挥更核心的作用,为完成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的辐合型思维往往决定研究的质量。如果一节课充满了发散型思维的语言、问题、活动设计,则不是成功的科学课。第一,概念目标太多、太杂,且不能形成概念体系。第二,没有清晰的“统一的概念体系”层次上的教学目标。ex.“我们的手”的中、英比较暗含着“相互联系”、“生长与变化”、“遗传与变异”的统一概念。(2)以发散型思维为主导地位的课的特征3.排除不合逻辑的信息学生的错误概念和术语要及时纠正ex.“溶解”一课未给出结论;“蜗牛雌雄同体”写进观察报告4.注意常见的逻辑错误(1)从一次观察中得出普遍的结论ex.“凤仙花浇水后可以在1周内多长5cm”;“豌豆的豆粒数大多为5-6粒”;“卡尔和蒙蒂用了两节电池和两只电珠,两只都亮了,而且两只电珠和一只电珠一样亮”。(2)把相关的事件解释为因果关系ex.到底有没有洋葱??(3)避免任意解释的诡辩的习惯让孩子们从小学会什么是科学的解释,什么是强词夺理。(4)容易搞错逆定理,可以进行有意的锻炼(5)无法证明一个事物不存在,即认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