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验检疫局工作报告20xx年,我局在省局党组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密围绕总局“十二字”方针,按照省局“五区强局”战略部署和“1349”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呈现出快速推进、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检验检疫业务完成情况1.业务情况。全年共受理出入境货物报检24.2万批,货值101.7亿美元,同比增加7.1%和2.8%;检疫出入境船舶382艘,同比减少13.2%;进出境集装箱6.7万标箱,同比增加22.0%;签发普惠制、一般原产地及区域性优惠证书5.8万份、签证金额29.3亿美元,同比增加1.6%和2.0%,共计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5818万美元。2.把关成效。全年截获各类疫病疫情180种673种次,同比减少26.2%和减少23.5%,在全省系统口岸局排名升至第6位;体检出入境人员5101人,同比增加26.7%,检出各类病例1207例;共检验出不合格商品495批,货值2.6亿美元,同比减少16.3%和减少23.2%;全局把关成效9.96万个、49.9万分,位列全省第一。进出口食品检验一等把关成效16个,占全省同类成效总量的三分之一,创我局历年来一等把关成效数量之最。3.科研项目。共组织申报科研制标项目48项,获得立项14项,申报和立项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总局5项,省局7项,制修订行业标准1项,xx市科技立项1项。出版《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与检验监管实用指南》专著1部。4.业务收费。全年共完成检验检疫规费8539.5万元,同比减少12.2%。累计减免检验检疫规费3271.4万元,同比增加194%。二、主要工作(一)以质取胜,坚定不移抓质量,不断夯实现代化强局基础。今年以来,常州局以《质量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第1页共14页从宏观上谋划质量发展、从微观上夯实质量基础,坚定不移抓质量。通过凝聚合力、创新手段、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辖区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1.凝聚合力抓质量。一是全面动员。共举办各类《质量发展纲要》宣贯会4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涵盖全市各类外贸企业;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邀请人大、政协、消费者代表走进企业、走进实验室;大力推进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及研究工作,由机电处编写的《出口埃及装运前检验》、《出口灯具》等质量分析分别获得全国系统第一、二名的优异成绩;发挥质量诚信企业示范作用,新增中国质量诚信企业6家;二是内外统筹。一方面,组织由局领导带队的全局性执法督查和抽采样专项督查,对体系内19个部门进行了“质量月”检查、体系内审、执法督查的“三合一”审核活动。积极完善与口岸局的协作机制,与上海局航交所、苏州、南京等分支局建立深化业务合作机制,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与系统内外职能部门的协作,与公安局就出入境人员管理建立合作机制,与食安委合作开展进口葡萄酒专项整治集中行动,保障进出口产品安全。2.创新手段抓质量。一是注重信息化手段建设。11月份,常州检验检疫局建立运行的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信息安全中心的认证,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尚属第一家。加快推进无纸化报检系统建设,全局实行无纸化的企业数已达306家,无纸化报检批65000余批,无纸化批次覆盖率达30%,基本实现企业报检无纸化、流程管理规范化、检务管理现代化。加快全省“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风险管理系统”试点运行,完成企业分类评定1258家,实现常州地区出口机电、纺织产品生产企业100%全覆盖;大力推进“国检通”二期船舶检验检疫移动执法试点运行;在全省系统率先实现企业视频远程监装和口岸检验试点工作;率先实现科技经费管理系统成功上线;“银检通”电子收费系统顺利上线。二是注重监管模式创新。以目录外监督抽查为抓手,提升检验监管的广度,共抽取目录外样品51个,把抽查结果作为目录外产品的监管依据,持续推进质量提升。针对进口食品后续监管不到位的薄弱环节,创造第2页共14页性地与xx市工商局建立进口食品联合监管机制。3.突出重点抓质量。主动结合常州经济发展实际,以“产业集聚区”为抓手,优化整合资源优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产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