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前人口、国土面积各占全省的八分之一,但经济总量却很小,只有全省的二十分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就是在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1995年却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九年之后,20*年又在18个地区中率先实现了生产总值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两大历史性突破。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11.8亿元,财政总收入128.2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突破1000亿元(1022亿元)。经济增幅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在16%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第7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6平方公里,已进入全国大城市行列,“一河五片,组团发展”的滨水生态城市建设格局已经形成。*市经济总量之所以能到今天的水平,城市建设之所以达到今天的规模,到过*的同志都知道: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商贸业、物流业的崛起和带动。一、商贸物流业的不断崛起与壮大,使*市步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市在历史上是个农业大市,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工业、商业均不发达,交通亦十分落后。但从1984年开始建设批发市场,通过吸聚全国商贩,汇聚全国商品,市场规模越建越大,商品越做越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快。从1992年开始,*批发市场的规模、交易额、综合效益等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同类批发市场的前三甲。到20*年底,*批发市场的经营面积已经达到了250万平方米,拥有4万余个商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人,年市场成交额达到425亿元,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最大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批发城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关联作用,乃至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批发市场的作用已经无处不在。1、增强了老区人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经济欠发达,群众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极第1页共10页为淡薄,如:过路的客人到谁家里借休一宿、吃顿饭,谁也不会计较经济帐。随着批发市场的兴起,首先是改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由于南北客商云集,其商业文化的融合、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经营理念的碰撞,使全市人民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生产经营模式都相对的要比外地超前一些。如:我市从1992年开始就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乡镇企业改制在全省最早,于1998年就全部完成出售改制,比全国最早的顺德市晚两年,比全国其他地市早三至五年;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3家;国有股从一般竞争性经营领域退出,我市在2003年就基本完成。前几年一位经济学家从南方考察后到*说,没想到*人民的思想这么新、观念这么超前。如果说北方人的思想观念比南方落后五年的话,那么*只滞后一两年。现在可以说南方所有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模式几乎在*都能找的到。这些观念上的东西,大都来源于批发市场的潜移默化。2、培养和锻炼了大批的优秀经营人才。这里有两组抽样调查数字可以证明:全市1.8万多户私营企业主中,有90%的业户在批发市场经营历练过;22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约有60%户的原始积累是在批发市场完成的,之后由经营业态转入工业生产领域。其中不乏净资产过亿元的企业,如20*年在全市上缴利税排名第四的山东金升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大陆集团、兰山顺鑫焦业、银东铝业等大型企业的法人代表,都曾经在市场租摊经营过。有人形象的比喻说,“*批发市场是个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也是一个生产民营企业的工厂。此外,*批发市场还有“核裂变”功能,开始是一个家庭租摊经营,之后家庭内部再分摊经营;有心计的雇员,经锻炼后还能另立门户变为新的老板。3、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人测算,*批发市场实现的增加值,每增加1万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增加5万元,是五倍的效应。可以说,没有*批发市场的带动就没有*今天的民营经济。20*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达到了854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增加值的70.5%,增长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上缴税金51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的71%,;完成投资522.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第2页共10页产投资的74.3%;全市民营经济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