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政府工作汇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年取得丰硕成果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区攻坚克难、提速跨越的一年。一年来,从应对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到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家园;从确保奥运火炬顺利传递,到正三轮的集中整治;从长江中路的拆迁改造,到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区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任务。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扣“三大推进”,创新发展举措,强化项目支撑,全面实施“五区创建”,全区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建设力度大、民生改善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持投资为本、招商为要,大发展迈上新台阶。以项目为主线,狠抓项目引进、建设和管理,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多次组团赴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地进行项目推介,组建第五批45支招商小组开展上门招商,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省市招商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商会和行业组织的联系合作,全年引进内资项目341个、外资项目13个,到位内资95亿元、外资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稳居全市县区第一。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争取国家和省、市新增预算投资3000多万元。调整充实区重点项目库,逐步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筹备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机制,全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58个,实现投资120多亿元,其中22个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总量位居全市县区第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增长%;第1页共5页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增长38%,其中地方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7340元,增长13%。财政收入从上年的亿元连跨四个亿元台阶,跃居全市县区第二、XX县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总量双双超过“十五”期间总和;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三项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跨越式、高效益成为庐阳发展的主旋律。坚持双轮驱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三产富区”战略,全省三产第一区地位更加巩固。合肥百大、商之都、辉隆农资等本地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乐购、大润发等世界500强企业签约入驻,华孚城隍庙商业广场建成营业。中央商贸区华侨广场、东怡金融广场开工建设,濉溪路商办新街区财富广场三期、新天地国际广场、金鼎国际广场等14个超亿元项目加快推进。全省首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正式营业,民生银行、首创安泰保险、湘财证券等竞相入区发展,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电机等20余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区域总部机构纷纷入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总量占全市份额超过四分之一,被省商务厅确定为全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加快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天河路、丽水路等园区道路公里,建成林店11万千伏变电所和沱河消防站。全面落实各项企业奖扶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区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选派干部驻点帮扶;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知识培训,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筹建时雨小额贷款公司,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合肥电厂5机组和思润米糠油等列入市“121”工程的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天威合变、伟宏钢构等骨干企业逆势上扬、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4亿元,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8亿元、增加值28亿元,分别增长%和%。其中庐阳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增长%,占全区总量的%;完成增加值17亿元,增长%,占全区第2页共5页总量的%。坚持城乡统筹,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编制三十岗乡和大杨镇总体发展规划,实施王大塘千亩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全区设施栽培农业和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超万亩,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