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外出校内培训汇报材料VIP免费

外出校内培训汇报材料_第1页
1/5
外出校内培训汇报材料_第2页
2/5
外出校内培训汇报材料_第3页
3/5
外出校内培训汇报材料外出培训校内汇报材料2013年10月8日至10月23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委派的农村学校副校长“影子培训”活动。通过在前石畔学校认真听课、参加研讨交流、参与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实施跟岗学习等形式,我在思想上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加快了自己在教学、管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成长步伐,深感受益颇丰。现在,我就本次培训工作汇报如下:一、前石畔学校的办学特色、常规管理的做法及个人感受。在前石畔学校学习培训的短短两周,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鼓动,更是一种学习的快乐。学校深入实施“青松文化”工程,大力营造青松文化氛围,改版了校刊,编印了校本教材,让青松风格和精神真正成为师生的共同和永久的追求。参观了校园,看到了校园文化的外在美;听了校长、老师们的介绍,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内在美。内外有机结合形成了前石畔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美,这个美是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来打造的。校园楼梯、走廊、教室内展示的知识文化和师生作品最终内化到每一位教师、学生的心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前石畔学校实行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级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心,抓好“教学常规、教育教研”两条主线,构建“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常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三级教科研管理体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工作和培优帮困工作。以课堂为主阵地,继续深化课改工作。我观摩学习了郝海霞、杨慧娟、倪献梅等老师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观摩课的感受就是——实在、高效,课堂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立足于学生,学生是否在课堂上主动,学了之后是否有发展有收获。记得我课余和老师们交谈时,有位老师说:“之前上上下下搞课改,大家糊里糊涂的在课堂教学中走四方,忘记了回家。只注重教学环节是否严密,时间是第1页共5页否分配合理,教具是否华丽,课堂是否热闹等等。现在应该回归于学生,回归于文本”。他还说县城比农村学校调整得比较快,从以前的注重花哨转变为实在的课堂。这些话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们教学课堂就是这样,往往忘记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我们的农村学校。参加了他们的教研活动,让我兴奋又羡慕,兴奋什么呢。兴奋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看到最活跃,最有针对性,最有实效性,最有凝聚力的教研活动,紧紧立足于课堂中老师存在的某个困惑进行探讨。还以“向我开炮”的教研口号进行教研。他们讨论非常激烈,教研组长说休息一下再讨论,可是有老师积极的抢过话题“我说完我的观点,大家再休息好吗。”这样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我,我们的教研有这样的场景吗。前石畔学校的教师们在教研活动问题窗口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他们的教研如一场辩论赛,不是搞形式,搞表演,而是一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是一种文本走向学术的升华。我又羡慕什么呢。羡慕的是他们拥有这样浓厚的学习型团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大家都有一颗积极的心态,不论能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总是要把它做到极致。二、校长的教育理念及教育管理实践:在管理者郭来银校长的身上,我又体会到了,身为一个校长要能巧妙地把握和落实好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与形势来办学;要能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来办学;要能把握好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统一,视野宏观,着力细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打造激情团队,倡导快乐工作,帮助教师实现自己工作价值与生命的完美结合;要能拥有教师的心态,一方面意识到是一校之长,担负着学校领头的重任,另一方面当作一名关注教学,专研教学,热情待人,公而忘私的优秀教师的双重身份;要能调动广大群众、家长来参与、关心自己学校教育的能力。三、通过与前石畔学校的校级领导比较,本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前石畔学校的校级领导的管理思路、工作态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外,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地改进加强:第2页共5页1、工作态度上,创新精神不够,许多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工作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外出校内培训汇报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