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调研布局调整汇报湘乐学区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县人大调研汇报一、全镇经济社会概况湘乐镇位于XX县区东部子午岭边沿,东倚盘克,南连九岘,北接合水。1981年设乡,1985年撤乡建镇。现辖16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147平方公里,由宇村塬、湘乐川、平道川、小坳塬四个区块相间构成,地形破碎,立地条件较差。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8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二、“十一五”末教育布局现状“十一五”末,我学区共下辖14所六年制小学,5所民办幼儿园。有教职工152人,学生2974人,其中小学2374人,幼儿园(学前班)600人。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学区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在2009-2010学年度六年级毕业质量检测中,取得了同类学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且语文单科成绩排名全县第一;在全县读书成果展演、教学能手评选、师生计算机竞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并积极争取协调,为湘乐小学安装了监控设施,使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多年来,全学区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三、“十二五”布局调整的思路目标及目标进展情况(一)思路及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学校布局调整文件精神,整合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我学区在“十二五”期间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十二五”结束时,在川片,把湘乐小学建成寄宿制学校,由于地域跨度大,同时保留柏树底、庞川两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并建成标准化中心小学,保留小坳、欠湾、瓦窑、莲池一至二年级教学点;在塬片,把宇村小学建成800人规模的寄宿制学校,同时保留第1页共3页北仓、方寨两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并建成标准化中心小学,保留南仓、樊湾、冯咀、任劳一至二年级教学点。具体实施步骤:1、2011年,将小坳、欠湾、瓦窑、莲池四校的三至六年级撤并至湘乐小学,初步将湘乐小学建成寄宿制学校。2、2012年,将北仓小学建成标准化中心小学,将南仓小学三至六年级并入北仓小学,保留南仓小学一至二年级教学点,挂靠北仓小学,派专任教师蹲点教学。3、2013年,把宇村小学建办成较大规模的寄宿制小学。撤消樊湾小学三至六年级,并入宇村小学;同时将任劳、冯咀两校的三至六年级并入宇村小学,在宇村小学寄宿上学,保留樊湾、任劳、冯咀一至二年级教学点,挂靠宇村小学,派专任教师蹲点教学。4、2014年将方寨、庞川两校建成标准化中心小学,将湘乐旭阳、宇村宇星两所幼儿园建办成镇级中心幼儿园,将任劳朝阳幼儿园建办成中心行政村幼儿园。(注:因方寨、北仓两校服务半径较大,若学校被撤并,将给这两村小学生上学造成极大困难,难以巩固普九成果,故须建成标准化学校,方便学生就近上学)5、2015年将柏底小学建成标准化中心小学,将北仓新苗幼儿园、南仓旺旺幼儿园建办成中心行政村幼儿园。(注:因柏底小学位于川道,服务半径较大,若学校被撤并,将给本村小学生上学造成极大困难,难以巩固普九成果,故须建成标准化学校,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二)目标进展情况为了切实落实我学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今年年初,学区积极与各相关村委会、村民代表、师生代表及镇政府相关领导沟通、协调,征得他们同意后,于今年3月开学时,已将小坳小学的三至六年级,欠湾小学的五、六年级,瓦窑小学的六年级成功撤并至湘乐小学,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达标、硬件建设不到位,对莲池小学的撤并计划未落到实处。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第2页共3页(一)硬件建设不配套,校舍紧缺按布局调整规划,今年要将小坳、欠湾、瓦窑、莲池四校的三至六年级撤并至湘乐小学,将湘乐小学建成全镇第一所寄宿制小学。但由于湘乐小学的硬件建设不到位,校舍紧缺,撤并回来的学生食宿不能保证,只能暂时借宿在群众家中。因学生年龄小,部分家长不放心,致使莲池学生,瓦窑的三、四、五年级学生至今还在原校就读,调整计划未能实施。(二)师资配备不足,教师紧缺建立寄宿制学校,除了基础设施外,师资队伍也是一项硬性指标。湘乐地处XX县区,自然条件差,教师流动性非常大,使得刚刚培养、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大批外调。我学区目前共有教职工147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