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交通状况调查一、调查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了解大田县道路交通状况并寻求疏解之策,以促进大田县交通畅通,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本人希望同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大田县当前的交通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二、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1、调查研究时间:2015年9月20日2、调查研究地点:大田县3、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4、调查研究具体步骤:(1)制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计划(2)走访相关部门(3)展开问卷调查(4)筛选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三、调查对象简介大田县处于闽西北通往闽南沿海“金三角”的陆路要冲,是三明市的南大门省道205线、305线二级水泥路直贯全境。县城距福州340公里、厦门262公里、泉州196公里、三明129公里、永安97公里。鹰厦铁路的岭头火车站与省道305干线相交,距大田县城62公里。开发中的菜坂洋新城区,把大田县城与省道205线、305线交会处的石牌乡连为一体。四、调查办法及问卷主要内容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各个路口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挑选采访者填写问卷,然后根据收集的问卷进行分类汇总,从中得到想要的数据调查者大致男女比例相当,被调查者年龄结构上:1调查者年龄组成①0-20,14.29%②20-40,68.96%③40-60,12.52%④60以上,4.23%①0-20②20-40③40-60④60以上20岁到40岁的被调查者比较多,占接近70%,由此可以看出大田县出行人员大部分为20岁到40岁市民,符合大田县出行人员的比例标准。同时被调查者涉及了各学历、各职业、各个收入阶层的人员,保证了调查的随机性。问卷主要的调查问题是对一些简单的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大田县基本交通状况,例如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常遇的交通状况核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下交通现象问题进行提问,涉及面广,题量适中。五、调查分析:大田县城市公共交通基本状况1、大田县民日常出行主要为机动车,其中公交车比重最大。调查者出行方式①私家车14%②公交车37%③出租车5%④摩托车3%⑤电动车16%⑥自行车8%⑦班车15%⑧其他2%①私家车②公交车③出租车④摩托车⑤电动车⑥自行车⑦班车⑧其他由上图得知,在大田县市民的出行方式看,公交车的所占比重为最大,这与大田县公交系统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其服务时间较周边其他城市较长,公交班次及路线较多,价格民众化。由调查数据可知市民出行主要的工具机动车辆2占据很大的比重。另外私家车的比例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随着大田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根据车管所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3月底,全县机动车已达20.3万辆;城区机动车8.7万辆,汽车4.6万辆,汽车年增长率达13%,而道路资源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2、调查者上下班/上下学,乘坐最常采用的交通工具,单程需花的时间长虽然有近70%的市民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达到目的地,但仍需要注意的是有将近30%以上的人需要花费4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如果是上下班时间或许还需要更多。这说明大田县交通状况存在滞慢问题。在交通工具上花费的时间长短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交通状况,交通的拥堵、太久的等待会使市民增加焦躁感,不利于生活和学习。3、市民违反交通规则严重3徐州市民违反交通规则类型27%28%6%3%36%0%闯红灯横穿马路不按规章制度停车超速行驶没有违反过其他调查显示结果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的市民仅占36%,将近30%以上的调查者闯过红灯,35%的人不按规则停车,其他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也有存在。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来说,市民违反交通规则比例占多数,这不得不承认是个难题。另一方面,对于相当的步行者调查结果显示39%左右的偶尔或经常横穿马路以及存在的超速行驶现象,都将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4、红绿灯、人行横道和隔护栏杆设置合理程度与否70%以上的调查者认为大田县城市道路红绿灯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红绿灯的数量较少,设置的位置不合理,有待改进。更甚至将近95%左右的调查者对人行横道和隔护栏杆的设置表示不满意。这表明大田县红绿灯设置有待并应该尽快调整。红绿灯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