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童言插上翅膀——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关系初探作文教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成为人们衡量一个班级的语文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它不但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部分写道: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虽然,长期以来,语文老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笔者曾在教学中,探索研究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关系,以及对习作教学的促进作用,取得了一些收获:一.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关系口语交际是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习作教学是把学生的语言,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习作教学是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说,再用书面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把语言进行加工、创造,再把体会、感受写下来,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所以说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口语交际是基础,习作练习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语言讲得好,才能使文章写得好,才能让语言文化在社会之间更好地交流。二.如何让口语交际促进习作生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冯定在《平凡的真理》一书中谈到:语言是说出来的思想,文字是写出来的思想。语言是与别人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方式,只有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才能真正地融入这个社会之中。所以,我们首先要教好学生怎样更清楚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说的话让别人听的清、听得懂。这就要求教师要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练习,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学会用文字把说过的话记录下来,这就需要习作来练习,习作其实就是口语交际在纸上的文字表达,所以就意味着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一)重视口语交际课人教版教材在每一次习作之前都安排有口语交际的课型,目的是成为习作教学的引子,为习作做好铺垫。比如,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说说我自己》,旨在让学生学会抓住自己特点概括的介绍自己。为了体现思维广阔性与深刻性的训练,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个讨论环节: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举出一、两件事情说明。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受约束了,所以他们侃侃而谈。在此基础上,教材设计了习作,写一篇介绍自己的自主命题作文。课程标准强1调:应该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之前的口语交际课便为更好的展开习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明确了特点都包含哪些内容后,从自己的外貌展开叙述,从而学会通过一件事情去凸显特点。郭天一写道:我特别喜欢跳舞,虽然我的体型不够标准,但是舞姿却是很优美的。有一次我路过一间游戏厅,看到里面有两位姐姐在玩跳舞机,我也忍不住在门口随着节奏雀跃起来完全忘记了我还是在大街上。路人看见我节奏感这么强,纷纷为我鼓起了掌,这是我才恍然大悟,我还在马路上呢!小作者通过一件事情说明了她对跳舞这件事情的喜爱,同时也写出了她的特点。语句单纯朴实,真实可信。(二)重视利用生活资源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每天在学校会发生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及时的发现,便有很多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契机。比如:学生每天做了哪些好事?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突发事件等等。有一次,我们班的李娜从路上捡了一条流浪小狗,装到了书包里。谁知它上课时跑了出来,惹得全班议论纷纷,无法上课。看到同学们兴致很高,我便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口语练习我先请李娜把小狗抱到讲台上,讲一讲怎么发现它的。这个善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