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测试卷(二)班别组号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44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8分)纠纷()感慨()搓捻()尴尬()开拓()停滞()威慑()须臾()2.词语填空。(8分)小心()不求()解美不()收宽()大量独具()眼()丝马迹洗耳()听()雀无声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4分)A.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荡漾。B.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C.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D.王老师说这番话时,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通过防止“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B.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循循教导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耳边。C.为了避免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D.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5.能依次填入下列的句子的一组词语是()(4分)①.不知睡了多久,我忽然爬起来,()地往外就走。②.“找蔡老师……”我()地回答。③.校长威尔登博士(),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A.模模糊糊迷迷糊糊独具慧眼B.迷迷糊糊模模糊糊独具匠心C.迷迷糊糊模模糊糊独具慧眼D.糊糊涂涂模模糊糊独具慧眼6.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中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露④一片冬日的阳光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7.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例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仿写:⑴⑵8.按要求默写。(8分)⑴水何澹澹,。⑵,江春入旧年。⑶,小桥流水人家。⑷夕阳西下,。⑸《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宏伟抱负的诗句是:二.课内文言文阅读(36分)(一)虽有嘉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4分)(1)虽有佳肴()(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教学相长()(4)教然后知困()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横线字词的翻译)(6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3.文章中哪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4分)4.说一说自己对“教学相长”的理解。(4分)(二)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智子疑邻()(2)、墙坏()(3)、不筑()(4)、大亡其财()2、翻译句子(6分)(1)、暮而果大亡其财(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3、问答题(1)、宋人被盗的原因是什么?(4分)(2)、《智子疑邻》寓意是什么?(或者给你什么启示或者告诉什么道理?)(4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0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⑴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⑵天帝使我长百兽()⑶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⑷故遂与之行。()⑸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⑹以为畏狐也。()2.翻译: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4分)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