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案例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明确规定:通过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低年段的数学教学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特别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是举足轻重,老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全面培养低年段学生操作、表达、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认识图形》是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重要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下面是我对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认识图形》的案例和评析。【案例描述】一、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三、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为完成以上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索出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物品找到这些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座城堡漂亮吗?这是图形王国的城堡,里面住着各种图形,现在笑笑姐姐和淘气哥哥带咱们去认一认。(学生来了兴趣,师依次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让学生认一认)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现在呀,笑笑姐姐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你们看看它是谁,它叫什么名字?(认识三棱柱:咱们来观察这个三棱柱,你们先摸摸它,谁来说说你摸了以后又什么感觉,再看看它有几个面。)归纳:这些都是立体图形。【评析:既然是体会“面从体来”,首先从“体”开始,回顾一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各种“体”,这又为感受“面从体来”作好准备。】(二)探究新知。1、玩中认图形。1师:认识了三棱柱,我现在要用这个三棱柱来给大家变魔术,你们想看吗?生:想。(师在讲桌下将三棱柱放黑板的白纸上,然后在一张白纸上描一个三角形。)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吗?生:老师沿着三棱柱四周变出来的。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魔术师。变出各种图形。生:我想!我想!(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师:但同学们要先听清楚老师对这个魔术师的要求。(要求:1、每组准备4张白纸,每人1张。2、用桌面的立体图形变出图形。3、画完之后,组长负责整理好各种物品。)师:你们听清楚了吗?老师想想看看哪组小朋友变得又漂亮又快。(学生“变”图形,放音乐。)【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变魔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兴趣,学生马上动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学生作品展示。(1)学习长方形。老师指着长方形说:这个图形真漂亮,是谁变的?指名上黑板。师:你这个图形是怎样变出来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变出来的)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师:真聪明,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它叫长方形。(同时出示长方形例图和名字。)师:这个长方体上除了这个面是长方形,还有哪个面是长方形?(让学生指着图形说。)师:这位同学真聪明。现在你们能用你们桌面上的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吗?(让学生摆)(学生展示拼出的长方形。)师:你是从什么物体的哪个面上描出来的。(学生介绍)(板书:长方形)师: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4条边,4个角,2条长边,2条短边。)师:边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说,引导学生测量,小结出:对边一样长。)【评析: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如果学生首先选的长方形,那么我们就探究长方形,让学生自主选择,在预先准备好的各种物体中随意地找出一个,在白纸上“印”、“描”,描出一些平面图形,并随机地选择一个来学习,如果是选择了长方形就学习长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