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创编教案【篇一: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我想》活动目标: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的内容。2.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观察动物图片1.出示大象图片。问:这是谁?大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为什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2.出示小猴图片。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尾巴你想干什么?3.出示长颈鹿图片。问:这是谁?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脖子你想干什么?二:学习朗诵诗歌1.有一首诗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2.教师示范朗诵一遍。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3.师幼一起朗诵2遍,边朗诵边表演。三:创编诗歌1.合作创编一段诗歌。(讨论)2.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3.师幼整理诗歌。四:小结附诗歌:……我想我看见大象我想有个长鼻子……我用长鼻子我看见小猴我想有个长尾巴……我用长尾巴我看见长颈鹿我想有个长脖子……我用长脖子【篇二: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大班儿童文学教育活动教案班级:13学前3班姓名:柴源学号:23号【篇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散文欣赏):秋天的雨活动目标: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活动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活动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活动过程: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2.2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2.3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2.5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2)下雨后的画面: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师:秋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