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讲究艺术李扬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职责不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改造学生,而是去唤醒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良知和潜质。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以宽容之心,挚爱之情,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站”出来,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正如卢梭所说:“让孩子知错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让他感到羞耻。”记得初一下学期,有一段班里老是发生丢失东西的现象。今天这个新买的钢笔丢了,明天那个漂亮的文具包不见了。开始,我并不太在意。直到前不久,有一位同学说他的电子词典不见了,而事隔没两天,他旁边的一位同学又丢失了钱包。我这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我也非常气愤,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这样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是不应该的呀。我开始在班里展开调查,有几个同学向我反映了他们的怀疑对象及怀疑依据。班长还向我献计献策:利用自习课,给每人发一张纸条,让大家把怀疑对象的名字写上,交给班长,这样“贼”就出来了。按捺住内心的气愤和冲动,我冷静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怀疑的xx同学的情况我也有所耳闻,有所察觉。她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开个小卖部,经常忙得没空管她,她不爱学习,经常爱吃零嘴,爱买一些小玩意带到班里玩,还爱在同学面前“充大方”,今天请这个,明天请那个。根据丢失钱包的同学反映的情况,当天上午只有这位同学看到过他的钱包放在哪儿,而且丢东西那天下午也正是这位同学第一个到教室的,是她“偷”的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了。但没有真凭实据,如果她不承认怎么办?即使在同学们的揭发下,她迫不得已承认了,也势必会极大的伤害她的自尊心,这样她以后还怎样面对老师和同学?处理不当,甚至会使她一辈子都为此背上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处理才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既让“偷”东西的同学认识到错误,又能保护到她的自尊心?于是,经过精心准备,我决定召开一次《诚实——我们的做人之本,立班之本》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一改以往学生唱主角的形式,由我来主持。我在发言中,首先历数了我们班开学以来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就,肯定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指出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并满怀深情地表示:“老师为你们、为这个优秀的集体而骄傲、自豪!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却让老师感到有些遗憾。这也与我们这个优秀的集体是不相称的!同学们,诚实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立班的根本。如果失去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诚信,那你在这个集体中将会是孤独的,你就品尝不到真正的同学情、师生情。同样,这个集体也将会是一盘散沙。”然后我又推心置腹地给同学们讲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道理,告诫同学们不可贪图小便宜,不可任由小错发展下去,否则将导致一生的悔恨。并且表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知错就改,仍然是好学生。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一时贪玩,想和大家开个玩笑,但是开玩笑也是有分寸的。我希望今天班会后,这位同学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勇敢的好孩子,同学们也一定会原谅她的,是吗?”然后,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最后分别发表各自的看法。同学们在发言中充分认识到诚实对一个人、对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性,并纷纷表示只要这个同学肯改正错误,大家都会原谅她。这时,我偷偷看了xx同学一眼,只见她一直低着头,默不作声,我知道她还需要时间和一个台阶。于是,我在班会结束时,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题目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让同学们就今天班会所讨论的问题,来一次彻底的思想洗礼。第二天,课代表把全班同学的作文收齐交到我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地找到xx同学的作文,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时,班长跑来告诉我:“老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班同学丢失的东西又‘回来’了。”从那以后,班里安宁了,再也没有听谁说丢过东西。这件事后,我一直在思索:学生偶然犯点儿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老师,要用一颗宽容之心来包容学生的一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教师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从爱护学生出发,极大地关注孩子的心灵,每时每刻都要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