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交流: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这次的活动中,你们都做了哪些事情?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开心,你们是什么心情啊?看来,大家在《感恩我们在行动》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呢。等一会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上课,希望今天的课也能使你们有所收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高兴时经常会有怎样的表现呢?生:笑师:你们会笑吗?生齐:会!师: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们究竟会不会笑?我来说,你们来表现,好吗?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冷笑(冷笑可不是高兴的表现哦)师:同学们非常高兴,那么想一想,与高兴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呢?生:兴奋。激动。快乐。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作家丹·克拉克为我们描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里。(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齐读课题,大家读得不错,知道这个“给”字是多音字,在“给予”这个词中读ji。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给予是什么意思?谁给予谁?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二、展标: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动脑了。这节课就是要通过学习让大家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认真学了这篇课文,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仅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更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去感受到这种快乐。三、初读文,整体感知1、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给别人什么。是付出的意思。师: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让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看一共几个自然段。2、共有13个自然段。指名读,学生评议。3、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生:保罗的哥哥给保罗了一辆新车,被一个小男孩看到了,他也想给他弟弟买一辆。师:大致的情节是这样,但概括得还不够完整。谁来补充。生:保罗的哥哥给保罗了一辆新车,被一个小男孩看到了,他也想给他弟弟买一辆。保罗被他感动了,用新车带小兄弟俩去玩了一兜了一圈。师:这样一补充,故事情节就比较完整了。谁还想说?生……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清楚了,这个动人的小故事由一辆新车引起,跟四个人有关系,他们是――保罗――哥哥―—小男孩――弟弟(师生配合完成板书),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一起说――给予是快乐的。四、精读课文,探究情感师:“给予是快乐的”是保罗的一个内心感受,但保罗是一开始就有了这样的感受吗?生:不是。师: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走近保罗和男孩偶然相逢的情景,随保罗一点点去感悟。我请同学来接读课文1—7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男孩与保罗的对话。(请同学读)师:刚才这7位同学配合得非常好,有的自然段很短,他们却也读得很认真,谢谢你们的朗读。好了,你找到了哪些句子?生:答师:我们来看这几个句子。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师:把这几句话读正确很容易,但要读出味道来,必须看看这些句子的前后语句,它们都能给你提醒。先自己来试试,读一读保罗和男孩说的话。师:谁来试试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