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设计狮岭镇益群小学江杏桃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减混合》(书P67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2、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会计算加减混合算式题。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算一算:3+2+3=10-5-2=3+2+4=7-2-3=6-3-3=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提问:3+2+3和7-2-3你是怎么算的?生: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有一天,丑小鸭,不,应该是白天鹅和它的几个姐妹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这个湖实在是太美了,蓝蓝的湖水平如镜,雪白的云朵映其中,一阵微风吹来湖面荡起波纹。湖边是碧绿的青草,色彩绚丽的小花。它们不禁被吸引住了,落入湖中尽情嬉戏,无忧无虑地游玩……1、学习例1。(1)先出示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画面。启发:根据画面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这个问题。提问:怎样求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3。(师板书4+3,再引导学生看第二幅图)(2)提问: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老师配合学生说的在4+3的后面板书“-2”把算式写完整。师补充算式:4+3-2,并读算式。生读算式。提问:为什么要在4+3的后面减去2?引导回答: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了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3)师: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图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学生自由发言。(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引导学生来思考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汇报:根据学生说的板书:提问: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引导回答: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有加有减,加减混合……)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2、学习例2。(1)出示画面: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呢?师引导生看第三、四幅挂图。(2)引导学生说图意。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3)提出什么问题?(4)如何列式?根据回答列式为4-2+3。(师板书)启发思考: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生汇报。提问:为什么要先算减法?引出: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提问,第二步用哪两个数相加?引出:2和3相加。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师: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的计算过程,谁来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师:现在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来摆小棒计算。三、巩固练习(1)摆小棒,写算式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子上摆7根小棒,然后拿走3根,最后又增加4根。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2)师:小朋友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到别处去看一看,好吗?师:看,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啊,原来它们是要小朋友们帮忙的。出示第67页的“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