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课堂实录电白县麻岗中学何伟强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词培养兴趣为第一要事,所以我选了一首李煜的词《虞美人》,这首词的成就很高,被誉为“词中之帝”,词中感情核心是愁,这是人人都可能经历过的一种体验,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这首词声律与情感的和谐程度很高,可以说声情并茂,适合学生学习吟诵,感受词的韵律美。一、影片导入,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师:好,下面将为同学们播放一段电影剪辑,在播放之前,先提几点要求:1、影片中的人物是谁?2、讲了什么事?3、看完后你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带着以上的要求来看影片,一定要注意其中的细节、细心聆听介绍。(学生在看影片)师:影片中的人物是谁?生:李煜。师:李煜(板书)。同学们是否可以用刚才影片中听到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学生小声议论)生:他被称为“词中之帝”。师:他是什么身份?生:原是一个皇帝,现在沦为了阶下囚了。师:他的国家亡了,在他的手中丢了。在政治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他能把自己的人生感慨,写成了不朽的篇章,他被称为词中之帝。虽说是国家不幸,但诗家有幸,他的悲剧、他的忧愁,全写在他的词中,一首《虞美人》,他的绝命之作流传至今。他作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七月初七,他命歌妓演绎这首词,也因这首词,他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这首词,被称为绝命之作。师:看完了这部电影,你的心情如何?生1:悲。1生2:忧伤。师:是的。这首很悲、很愁、很忧伤,有些同学眼睛都红了,看来有很多同学走进了李煜的内心了。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煜的这首词《虞美人》(板书),走进李煜的人生。二、知人论世,身份揭秘师:我们先来看看李煜的画像及个人档案,从这个档案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生:他的生辰,就是他的祭日。师:是啊,这是历史的巧合啊!三、初步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指名朗读,并指出不足之处。3、教师范读。4、指名朗读。5、全班朗读,学生读完后,用一个字来把这首词的感情表达出来。师:用一个字把这首词的感情表达出来。生1:悲。生2:愁。师:作者的愁是怎样表达的?用文本说明。学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感受愁。师:作者到底有那些愁呢?师:再谈背景,创设情境,学生以李煜的身份来谈愁的感受。(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词的内容以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同学之间开始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师:如果你是李煜,你此时会是怎么样的情怀?(学生讨论后谈愁的感受)生:满腔愁和恨:亡国之恨——国家灭亡了,怎么不愁呢?思家之苦师:此时此刻的李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可怜、可悲师:他的愁如何表现?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师:春花秋月多美啊,他却感觉到这年复一年的春花秋月何时才是尽头啊,为什么呢?生:因为作者心中有愁啊!2师:他为什么有愁?为什么感叹?生:因为他的国家亡了,他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地位发生了变化,感受发生变化了,所谓美好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也是讽刺的了。他能不愁吗?能不希望尽快完结吗?师:好。师:哪位同学还愿意来谈谈愁的表现吗?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认为李煜的愁是一江春水,延绵不断的,一泻千里,我们只能意会,无法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生:他的亡国之恨,思乡之苦,物似人非之痛,一直萦绕在李煜的心头,他把这些愁化为了一江春水。师:对,他把自己的所有愁思化为了一江滔滔不绝的春水,一泻千里。那么我们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品析一下。生1:这是情感的形象化表达,以水喻愁。生2:以水喻愁,显示愁思如春水,春水如愁思的多。生3:以水喻愁,愁思如春水,长流不断,无始无终,如愁思的绵长。师: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师:其实,经典诗文中还有很多是以水来写愁的,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举一两个经典诗词呢?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师:好,同学们都能收集到用水来写愁的经典诗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大家来分享一下,感受一下。展示: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2、花自飘零...